心脏颤动怎么回事
心脏颤动可能由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缺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可能与年龄增长、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控制心律,严重时需行射频消融术。
2、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常由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药物中毒等导致,表现为意识丧失、脉搏消失。需立即进行电除颤抢救,后续可能需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药物包括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等。
3、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可诱发颤动,与腹泻、利尿剂使用、饮食摄入不足相关,伴随肌肉痉挛、恶心等症状。轻度可通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调整饮食补充,重度需静脉补液纠正。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患者因甲状腺激素过量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与Graves病、甲状腺结节有关,伴有多汗、体重下降。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亢,辅以普萘洛尔片缓解心悸,必要时行甲状腺切除术。
5、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吸烟相关,典型症状为胸痛、气短。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抗凝、硝酸甘油片扩张血管,严重者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日常应避免吸烟饮酒、控制咖啡因摄入,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规律监测血压血糖;适度进行散步、太极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持续胸痛、晕厥等危急症状须立即就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术后患者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心脏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