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低血糖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长期低血糖可能导致脑功能损伤、心脏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危害。低血糖通常由药物过量、胰岛素瘤、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疾病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干预避免不可逆损害。
脑细胞依赖葡萄糖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反复低血糖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严重时诱发脑水肿或永久性神经损伤。部分患者出现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老年患者更易发展为痴呆。持续低血糖状态会触发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发心悸、出汗、震颤等症状,长期可能造成心肌缺血甚至心律失常。糖尿病患者反复低血糖可能掩盖预警症状,增加无症状性低血糖发生概率。
慢性低血糖会破坏机体血糖调节机制,导致反调节激素分泌紊乱。肾上腺髓质持续释放肾上腺素可能引发高血压危象,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会进一步加重血糖波动。部分患者出现进食障碍、消化功能紊乱等胃肠神经病变表现。孕妇长期低血糖可能影响胎儿脑发育,儿童则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学习能力下降等后果。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随身携带糖果等快速升糖食物。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避免空腹运动或过量用药。出现冷汗、头晕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15分钟后复测血糖。若反复发作需完善胰岛素、C肽等检测排除胰岛素瘤,必要时进行胰腺CT或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