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什么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可能由遗传因素、长期不良姿势、外伤、退行性病变、职业因素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椎间盘结构异常或胶原蛋白代谢缺陷,这类人群椎间盘纤维环强度较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髓核突出。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可通过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
2、长期不良姿势
久坐、弯腰搬重物等行为会使腰椎持续承受不均匀压力,加速椎间盘脱水退化。建议保持坐姿时腰部垫支撑枕,搬重物时采用屈膝直腰姿势。
3、外伤
车祸、跌落等急性外力冲击可直接导致纤维环破裂。急性期需绝对卧床,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麦肯基疗法等康复训练。
4、退行性病变
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轻微活动即可能引发突出。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职业因素
重体力劳动者、驾驶员等职业需长期承受振动负荷或反复弯腰,易造成椎间盘机械性损伤。建议工作时佩戴护腰,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睡硬板床,避免睡软床加重腰椎负担。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如牛奶、西蓝花等,控制体重以减轻腰椎压力。急性期疼痛缓解后,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五点支撑、小燕飞等腰背肌功能锻炼,但需避免过度前屈、旋转等危险动作。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下肢肌力明显下降,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