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怎样治疗
急性乳腺炎可通过热敷按摩、抗生素治疗、穿刺引流、中药外敷、手术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急性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哺乳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
热敷按摩适用于早期乳汁淤积型乳腺炎。用40℃左右温毛巾敷于乳房硬结处,配合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的环形按摩,有助于疏通乳腺导管。哺乳前热敷可促进排乳,哺乳后冷敷能缓解肿胀疼痛。注意避免暴力揉搓,每日重复进行3-4次,配合吸乳器排空残余乳汁。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乳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头孢呋辛酯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效,青霉素V钾片适用于无过敏史患者,阿奇霉素分散片可用于非重度感染。用药期间应持续哺乳或定期排乳,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若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需静脉给药治疗。
3、穿刺引流
形成乳腺脓肿时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局部麻醉后用16-18号针头穿刺脓腔,抽出脓液后注入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留置引流管。该方式创伤小且不影响哺乳功能,适用于脓肿直径3-5厘米的病例。术后需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4、中药外敷
金黄散膏外敷可缓解局部红肿热痛。将中药粉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敷于患处,芒硝溶液湿敷能减轻水肿。哺乳前需彻底清洁药物残留,皮肤破损者禁用。中药治疗应与西医结合,单独使用可能延误病情。哺乳期禁用含麝香、水银等成分的外用药。
5、手术切开引流
多房性脓肿或穿刺治疗无效时需手术切开。沿乳晕缘作放射状切口,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后放置引流条,术后每日换药。严重病例可能需暂时回乳,可用溴隐亭片抑制泌乳。手术可能影响乳房外观和哺乳功能,通常作为最后选择。
急性乳腺炎患者应保持乳头清洁,纠正婴儿含接姿势,定时排空乳汁避免淤积。哺乳期穿戴宽松棉质内衣,饮食宜清淡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出现乳房肿块持续24小时不缓解、体温超过38.5℃或脓性分泌物时,须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乳汁细菌培养阳性或使用特殊药物时需遵医嘱暂停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