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的注意事项
骨折后长期卧床需重点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并保持营养摄入与心理调节。主要注意事项有定时翻身、关节活动训练、均衡饮食、皮肤清洁、情绪疏导等。
1、定时翻身
每2-3小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避免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可使用减压垫支撑腰骶部、足跟等易发压疮区域。翻身时需托住骨折部位保持稳定,动作轻柔避免二次损伤。
2、关节活动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未受伤肢体的主动运动及骨折远端关节的被动活动,如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等。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3、均衡饮食
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搭配钙质丰富的牛奶、豆制品,促进骨痂形成。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防止便秘。控制盐分避免水肿。
4、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擦拭受压部位皮肤,保持干燥清洁。大小便后及时清理会阴区,使用屏障霜保护皮肤。观察皮肤是否发红发热,早期发现压疮征兆及时处理。
5、情绪疏导
长期卧床易引发焦虑抑郁,家属应多陪伴交流,鼓励患者参与读书、听音乐等活动。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昼夜颠倒。
骨折卧床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逐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保持居室通风和适宜温湿度,床单平整无皱褶。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发热或意识模糊等异常,需立即就医排查血栓或感染风险。通过科学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概率,促进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