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免疫球蛋白针后有何注意事项
注射免疫球蛋白后需注意局部护理、观察不良反应、避免剧烈运动、暂缓接种疫苗及饮食调整。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增强免疫力或治疗特定疾病,使用后可能出现轻微不适,但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
1、局部护理
注射后24小时内保持针眼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抓挠。若出现红肿热痛,可用无菌冷敷缓解,无须特殊处理。局部硬结通常1-3天自行消退,持续不退或化脓需就医。
2、观察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热、头痛、恶心等,多为一过性。若出现皮疹、呼吸困难、面部水肿等过敏症状,或持续高热超过38.5℃,应立即联系医生。首次注射者需留观30分钟。
3、运动限制
注射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注射部位出血或药物吸收异常。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避免对抗性运动或器械训练。
4、疫苗接种
注射后3个月内不宜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水痘疫苗等,可能影响疫苗效果。灭活疫苗可正常接种,但需与医生确认具体时间间隔。
5、饮食调整
24小时内禁食辛辣刺激及易致敏食物,如海鲜、芒果等。建议多饮水促进代谢,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避免饮酒以免加重肝脏代谢负担。
注射后1周内避免桑拿、泡温泉等高温环境,防止血管扩张加速药物代谢。若需长期多次注射,应定期监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肝肾功能。日常注意保暖防感染,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药效发挥。出现关节痛、乏力等延迟反应时,建议记录症状发生时间与持续时间供医生参考。哺乳期女性使用后需咨询医生是否暂停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