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脱臼怎么办
儿童手脱臼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预防护理等方式处理。手脱臼通常由外伤牵拉、关节发育不良、重复性损伤、先天性因素、暴力撞击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
需由专业医生在麻醉或无痛状态下进行关节复位操作。常见桡骨头半脱位可通过旋后屈肘法复位,复位成功时可听到弹响声。禁止家长自行拉扯患肢,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2、固定制动
复位后使用三角巾或支具固定2-3周。肘关节脱位需屈肘90度位固定,腕关节脱位采用中立位固定。固定期间避免患肢负重,定期复查X线确认关节对位情况。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疼痛,或麝香壮骨膏局部外敷。若伴随韧带损伤可口服跌打丸,严重肿胀时配合云南白药气雾剂。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初期做握拳、腕屈伸等被动运动,后期增加提拉轻物等抗阻训练。训练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每日3-5次,每次10-15分钟。
5、预防护理
避免单侧牵拉儿童手臂,穿衣时应托住肘部。选择防滑鞋减少跌倒风险,剧烈运动前做好热身。反复脱臼者需排查Ehlers-Danlos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必要时进行韧带重建手术。
日常应注意加强儿童上肢肌肉锻炼,可通过游泳、攀爬等运动增强关节稳定性。饮食中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多食用乳制品、鱼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发现关节异常弹响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形成习惯性脱位。家长为儿童选择衣物时优先考虑宽松款式,避免穿脱过程中用力牵拉患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