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囊肿是怎么回事
粘液囊肿通常是由于唾液腺导管阻塞或损伤导致黏液潴留形成的囊性病变,可能由外伤、炎症、结石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药物注射等方式治疗。
1、外伤因素
口腔黏膜受到机械性损伤如咬伤、尖锐食物划伤等,可能导致唾液腺导管破裂,黏液外渗形成囊肿。表现为局部无痛性半透明肿物,触之有波动感。轻微外伤引起的囊肿可能自行消退,若持续增大需就医处理。
2、慢性炎症
长期口腔炎症如复发性口腔溃疡、扁平苔藓等可能造成导管狭窄,黏液排出受阻形成囊肿。常伴随黏膜充血、糜烂等症状。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缓解炎症,顽固性囊肿需行囊肿切除术。
3、唾液腺结石
颌下腺或舌下腺导管内结石阻塞是常见病因,进食时腺体肿胀明显,可能并发感染。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小型结石可通过促唾液分泌排出,较大结石需行涎腺内镜取石术。
4、先天发育异常
部分患者存在导管先天狭窄或走行异常,黏液易在薄弱处积聚形成囊肿。多见于儿童舌下腺,表现为蓝白色囊泡。无症状小囊肿可观察,影响功能时建议行袋形缝合术。
5、肿瘤压迫
罕见情况下,邻近部位肿瘤压迫导管导致黏液囊肿,可能伴有质地硬、生长迅速等特征。需通过病理活检鉴别,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及受累腺体。
日常应注意避免食用过硬过烫食物减少黏膜损伤,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导管异常。若囊肿反复发作或体积超过1厘米,建议及时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避免继发感染或影响咀嚼功能。术后需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促进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