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发炎的症状
拔牙后发炎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红肿、持续性疼痛、脓液渗出、张口受限和发热等。拔牙后发炎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操作创伤、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1、局部红肿
拔牙后发炎常表现为牙龈及周围组织充血肿胀,触摸时有明显压痛感。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组织液渗出形成水肿。红肿范围可能逐渐扩大,严重时可波及面颊部。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缓解症状,但若红肿持续加重需就医。
2、持续性疼痛
正常拔牙后疼痛应在2-3天内逐渐减轻。若出现搏动性疼痛或疼痛持续加重,可能提示感染。炎症刺激神经末梢会导致疼痛阈值降低,可能伴随放射性耳痛或头痛。避免用患侧咀嚼,可暂时用冰袋外敷缓解。
3、脓液渗出
牙槽窝出现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是典型感染征象。脓液可能带有异味,表明细菌在创口繁殖。切勿自行挤压或漱口过度,以免感染扩散。医生可能需要进行创口冲洗并放置碘仿纱条引流。
4、张口受限
炎症波及咀嚼肌或翼下颌间隙时,会出现开口度减小。严重者可能仅能张开1-2指宽,影响进食和言语。这种情况多提示间隙感染,需抗生素治疗配合局部理疗。早期热敷有助于肌肉松弛。
5、发热
体温超过38℃说明感染可能已引起全身反应。伴随畏寒、乏力等症状时,提示细菌毒素入血。这种情况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必要时需静脉给药。
拔牙后应保持口腔卫生,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刷牙,之后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轻柔清洁。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至少3天,减少对创口的刺激。按医嘱服用抗生素,若出现缝线松动、剧烈疼痛或异常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复诊。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