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纤维化怎么治疗
肺间质纤维化可通过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肺间质纤维化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暴露、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副作用、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干咳、活动后气短、杵状指等症状。
1、药物治疗
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吡非尼酮胶囊、尼达尼布软胶囊等抗纤维化药物延缓病情进展。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可能用于抑制炎症反应,但需警惕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合并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2、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需长期家庭氧疗,每日吸氧时间建议15小时以上。便携式制氧机可改善活动耐力,夜间使用可预防低氧血症。氧流量需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避免氧中毒。
3、肺康复训练
在呼吸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配合缩唇呼吸法可减少呼吸功耗。上肢抗阻运动结合下肢有氧锻炼能增强膈肌力量,推荐每周3次30分钟步行训练。训练时需佩戴血氧监测仪,出现SpO2≤88%应立即停止。
4、生活方式调整
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厨房需安装抽油烟机减少油烟刺激。保持室内湿度40%-60%,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PM2.5浓度。高蛋白饮食搭配维生素D补充剂有助于维持呼吸肌功能。
5、手术治疗
终末期患者评估后可行肺移植术,需符合年龄小于65岁、无其他脏器衰竭等条件。术前需完成6分钟步行试验、心肺运动测试等评估,术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高分辨率CT,监测肺功能变化;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稀释气道分泌物;采用斜坡卧位睡眠减轻夜间呼吸困难;参加病友互助小组缓解焦虑情绪,家属需学习正确拍背排痰手法协助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