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怎样引起的
肛裂通常由排便困难、局部创伤或感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排便时肛门疼痛、出血等症状。肛裂可能与长期便秘、分娩损伤、肛门括约肌痉挛、炎症刺激、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有关。
1、长期便秘
粪便干硬或排便用力过猛可能导致肛管皮肤撕裂。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若发展为慢性肛裂,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地尔硫卓软膏等药物促进裂口愈合。
2、分娩损伤
经阴道分娩时肛门过度扩张可能造成撕裂伤。产后应保持会阴清洁,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若裂伤持续不愈,需就医排除肛周脓肿等并发症,必要时采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
3、肛门括约肌痉挛
肛管高压状态会减少局部血供,延缓裂口修复。可尝试生物反馈治疗改善肌肉协调性,或使用盐酸美贝维林片等解痉药物。急性期需避免久坐,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增强括约肌弹性。
4、炎症刺激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可能继发肛裂。需控制原发病,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减轻水肿。伴随感染时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严重者需行肛裂切除术联合皮瓣移植。
5、饮食结构不合理
长期低纤维饮食或水分摄入不足易诱发便秘。建议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增加火龙果、奇亚籽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必要时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
肛裂患者应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便后可用智能马桶温水冲洗,避免使用粗糙厕纸摩擦。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外敷利多卡因凝胶,若出血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诊。日常可练习瑜伽蝴蝶式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肛周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