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的中耳炎有什么区别
分泌性中耳炎与急性中耳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病程。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为主,多由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急性中耳炎则以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化脓性炎症为特征。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鼓膜检查可见液平面或气泡,通常无剧烈疼痛或发热。病程较长,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常见于儿童或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需改善咽鼓管功能,如鼻喷激素或咽鼓管吹张,积液顽固者需鼓膜穿刺。
急性中耳炎起病急骤,伴随耳痛、发热、鼓膜充血膨隆,可能穿孔流脓。病原体多为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需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症状多在1-2周内缓解,但需警惕并发症如乳突炎。
两类中耳炎均需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急性期可热敷缓解疼痛。儿童患者家长应关注其听力变化,避免二手烟刺激。若反复发作或听力持续下降,建议完善鼻咽部检查排除腺样体肥大等病因,必要时行鼓室置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