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慢是怎么回事
心率慢可能由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药物调整、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方式干预。
1、窦性心动过缓
健康人群睡眠或长期锻炼者可能出现每分钟50-60次的心率,通常无须治疗。若伴随头晕或乏力,可能与窦房结功能异常有关,需排查电解质紊乱或心肌炎。药物如阿托品注射液可用于急性发作,严重者需考虑心内科评估。
2、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以上传导阻滞可能导致心室率低于40次/分,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心肌纤维化。患者可能出现晕厥或黑矇,需通过24小时心电图确诊。临时可用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心率,永久性阻滞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心肌代谢率,引发心率下降至50次/分以下,多伴随怕冷、水肿。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可改善症状,同时需监测血脂异常等并发症。
4、药物副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地高辛片等药物过量会抑制心脏自律性。出现心率低于55次/分时应复查用药方案,钙通道阻滞剂如盐酸维拉帕米片也可能引发类似反应,调整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呕吐或疼痛刺激可能引发反射性心率下降,通常为一过性。运动员或长期瑜伽练习者静息心率偏低属生理现象,若伴随血压下降需排除血管迷走性晕厥,严重时可使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应急处理。
日常需避免突然体位改变或过度憋气动作,定期监测静息心率并记录症状变化。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脏代偿能力,但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测量心率。若出现持续头晕或眼前发黑,应立即就医排查严重心律失常。饮食注意补充钾、镁等电解质,限制高脂饮食以预防动脉硬化加重心动过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