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百合一星期吃几次最好

5571次浏览

百合每周尽量只食用2-3次最好,每次食用量在6g-12g左右。

百合性寒,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量食用可治疗肺阴虚、心火亢盛,缓解咳嗽痰少、失眠多梦等症状。

但百合淀粉含量较为丰富,若肠胃功能不佳、脾胃虚寒者过多食用,无法完全消化吸收,可引起腹泻、腹痛、腹胀等肠胃方面不适,所以不可过多食用。

相关推荐

01:01
什么是葛凤麟捏筋拍打疗法
葛凤麟捏筋拍打疗法通常指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主要是通过手指捏揉和用拍子拍打身体特定部位的方式,增加皮肤弹性、厚度以及抗击打能力,从而达到强筋健骨、调和气血、防病治病的目的。葛氏捏筋拍打疗法将捏揉和拍打的部位分为躯干、上肢及下肢。具体步骤:1.拍打疼痛的躯干时,拍打5分钟左右,会感觉到躯干部处疼痛减轻,并有轻微发热。2.拍打疼痛的上肢时,从肩部拍打至手指,力度由轻到重,拍打10分钟左右。3.拍打疼痛的下肢时,用掌根揉法反复揉腰背部及下肢肌肉,使肌肉放松。患者需要正确认识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不可盲从,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医养生包括什么方面
中医养生包括两方面,一是情志,保持乐观心态,二是适当的运动、合理的膳食。中医在《黄帝内经》就讲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要饮食有规律,起居有常,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心态平和,顺其自然,坚持锻炼。“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故年半百而衰也。”现在很多人都半百而衰,比如四五十岁就去世了,就是违背了自然生活的规律,如经常熬夜、酗酒,起居没有规律。
语音时长 02:43

2021-12-30

63539次收听

运动容易出汗是哪种体质
运动的时候都会出汗。在运动过程中因为肌肉的收缩,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身体为了保持正常代谢的温度,就会通过出汗的方式,把身体多余的热量散发掉,这是正常代谢过程。如果有轻微的活动就会出汗,同时伴有乏力、气短、上气不接下气这种情况,一般身体比较虚弱。中医看来,就属于肺脾气虚的体质,往往就是常年的劳累过度或者饮食不节制、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者过食寒凉、生冷、或者服用寒凉的药物,清热解毒药物过量,时间过久导致了脾气不足。脾属土,肺属金,脾土不能生肺金,最终导致肺脾气虚。出现面色黄白、乏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一天2-3次、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感冒以后恢复的时间又比较久。像脾气虚的体质,一活动就会出汗。另外,像一些甲亢的病人,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基础代谢率升高,身体处于代谢亢盛的状态,因此,一活动就会出汗。另外,贫血的患者,活动也容易出汗。
语音时长 02:07

2021-11-05

70896次收听

三个月宝宝手心脚心出汗是怎么回事
婴幼儿是纯阳之体,中医认为儿童或者婴幼儿属于纯阳之体,也就是婴幼儿的时候,人体的阳气过于的亢奋,阴液相对不足。因此,婴幼儿一旦犯病的时候,得病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出现阳气偏亢的表现,身体的热邪如果吸入人体,积累在体内就会逼迫人体的津液外出,就会出现手心和脚心出汗的现象。3个月大小的宝宝,如果出现手心、脚心出汗。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宝宝是不是出现了积食的症状,婴幼儿的时候,婴幼儿体内的消化系统发育非常不健全。如果摄食过多,就会出现饮食在消化系统停滞的现象。饮食停滞就会产生阳明经和阳明腑,阳明腑主要包括了胃、小肠和大肠,阳明经包括了手阳明胃经,另外还有大肠经、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阳明经腑出现积热的时候,就会出现宝宝手心和脚心出汗,往往伴有婴幼儿的腹胀。如果用触诊的办法诊断婴幼儿,用触诊的时候发现婴幼儿腹胀明显。如果3岁宝宝出现了感染,出现了一些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的时候也会出现手、脚心出汗症状。
语音时长 02:24

2021-11-05

83067次收听

02:21
大便不成形是湿气重吗
大便不成形和湿气有一定的关系。正常的大便肯定是成形的,颜色是棕黄的,不能有太多的黑色,类似于香蕉状的这样的一个大便,把它作为一个最正常的大便。如果是一次偶尔的便溏可能你吃的什么不洁的食物导致,长期大便稀溏的现象,就视同为一种病理现象。大便稀溏跟湿气是有关联,因为脾气亏损导致湿浊中焦,湿浊中焦、脾胃功能障碍,有时候它传运不畅,传运不达,也会出现脾气稀溏的现象,所以便溏跟湿气有关联,但是不是绝对一定有关联。
什么是流食
流食是一种医院里的说法,医院把各类病人能够吃的各类食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就包括流食、半流食、软质饮食等等,流食的话是呈液态的,比较容易消化,适用于那些消化比较难的患者,但是流食所含有的营养价值以及各类维生素并不多,因此还是需要其他种类的食物进行辅助。
怎么去除体内湿气
去除体内湿气。需应用辨证论治方法。主要治则:外感湿邪散寒胜湿,湿邪内阻健脾利湿。一、外感湿邪,恶寒发热:虽然出汗但热不退、头身沉重或疼痛如裹、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苔白腻。治以散寒胜湿。方用羌活胜湿汤。二、湿邪内阻,胸闷不舒:胃脘或腹部满闷、食欲不振、不思饮食或不知饥、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苔白腻、脉滑。治以健脾利湿。方用苓桂术甘汤。
语音时长 01:41

2019-09-04

56596次收听

中医祛湿方法
体内湿气比较重时,首先要注意的是不宜进补,饮食也要清淡,尤其需要控制肥肉以及油腻食物的摄入,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中医祛湿的方法主要是调脾胃、健脾祛湿,主要的方法有食疗、药物疗法以及艾灸和拔罐治疗等。一,搭配中药材制作食疗药膳有改善湿气重的情况,它能发挥清热祛湿的功效。比如可以用赤小豆、茯苓、白扁豆以及薏苡仁进行食疗的药膳治疗。二,药物疗法。常用的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还可以用荷叶、决明子、陈皮煎汤代茶饮,也可以起到健脾利水化湿的作用。三,艾灸。艾灸可以起到祛湿、利湿以及调理气血的作用,可以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以及丰隆穴,这些穴位都有祛湿的作用。四,通过足浴及拔罐来进行治疗,也有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的作用。五,可以多运动。运动出汗也是很好的祛湿气的方法,通过运动可以使身体里的湿毒以汗水的形式直接发散出来。
语音时长 01:43

2019-08-21

61171次收听

01:43
中医把脉能看出什么病
脉诊是中医诊病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正常脉象的次数以及力度如果适中,称之为平脉,这是正常的脉象。如果出现感冒等身体局部的表证时,出现的脉相对会比较浮,称之为浮脉。如果所患的疾病是在身体内部,呈现出来的脉象就是沉脉;如果脉虚弱无力说明是气血不足的虚证。中医把脉属于四诊中的脉诊,也就是切诊。很多人认为通过单纯的把脉就能诊断出是什么疾病,其实中医把脉确实能够帮助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但并不是所有的症状和疾病都可以单纯通过把脉诊断。单纯的脉象只是疾病临床表现的一个方面。
01:50
中医祛湿的方法
中医祛湿的方法主要是调脾胃,健脾祛湿,主要的方法有食疗、药物疗法、艾灸和拔罐治疗等。一,搭配中药材制作食疗药膳有改善湿气重的情况,它能发挥清热祛湿的功效。二,药物疗法。常用的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还可以用荷叶、决明子、陈皮煎汤代茶饮,也可以起到健脾利水化湿的作用。三,艾灸。艾灸可以起到祛湿、利湿以及调理气血的作用,可以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及丰隆穴。四,通过足浴及拔罐进行治疗,也有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的作用。五,运动。运动出汗也是很好的祛湿气的方法。
01:54
肝火旺的症状
肝火旺的症状有情绪易激动、口臭口干、大便干结、睡眠不好等。一、会表现出情绪的易激动。二、肝火旺的患者会出现肝火犯胃,甚至肝火上炎,导致消化道的症状,比如口臭、口干,甚至会出现咽痛的症状。三、肝火旺还会影响全身的气机调节,全身气机不畅以后会出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症状。四、肝火旺的病人由于睡眠不好,还会加重症状,规律的生活对肝火旺的调整有很重要的帮助。肝火旺的病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饮食,戒烟限酒,规律的作息,这些都会对肝火旺有很大的帮助。
中药蛇皮的功效与作用
蛇皮具有十分多的功效和作用。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一些蛇皮还能驱风定惊。当患者因为过度燥热而引起牙龈疼痛的时候,也可以服用蛇皮来进行缓解。但是孕妇去不能够随意服用蛇皮,否则很容易会出现流产的情况。
发汗最强的中成药
身体里面的汗发不出来,对健康非常不利,所以大家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品,有的患者适合使用表虚感冒冲剂,有的患者比较适合使用表实感冒冲剂,我的患者适合使用川穹茶调散,因此希望大家不要随随便便的使用药物。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技艺与手法,通过艾灸可以防病保健、提高机体免疫力,艾灸具有散热清毒、消肿散结等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延缓衰老、提高睡眠质量。另外艾灸对于去除体内寒气以及保护脾胃都是有益处的,由此我们发现艾灸的好处和功效还是很多的。
槲寄生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槲寄生,相信很多人都是比较陌生的,槲寄生是一种中药,它味苦、性平,归肝、肾经。中医在我国博大精深,生活中很多植物或者食物,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槲寄生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