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伴子宫腺肌瘤怎么办
子宫腺肌症伴子宫腺肌瘤可通过药物治疗、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等方式治疗。子宫腺肌症伴子宫腺肌瘤通常由子宫内膜异位生长、雌激素水平异常、多次妊娠或流产、子宫手术史、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或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氨甲环酸片、地诺孕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有助于缓解痛经和减少月经量。部分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暂时抑制卵巢功能以缩小病灶。药物治疗需持续监测肝功能及骨密度变化。
2、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通过局部释放孕激素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有效控制子宫腺肌症引起的月经过多和疼痛。该系统一次放置可维持5年效果,适合已完成生育且子宫体积未显著增大的患者。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副作用,通常3-6个月后逐渐缓解。放置前需排除子宫畸形和急性盆腔感染。
3、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利用超声波精准消融病灶组织,具有无创、保留子宫的优点。适用于病灶界限清晰、子宫后壁厚度超过3厘米的患者。治疗后需配合药物巩固疗效,3个月内禁止妊娠。可能出现下腹隐痛或阴道分泌物增多,通常1-2周内自行缓解。该技术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
4、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病灶血供使腺肌瘤缺血坏死,术后3-6个月病灶体积可缩小40%-60%。适合突发严重出血或药物控制无效的患者,术后保留妊娠功能概率较高。可能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如发热、恶心,需对症处理。合并盆腔静脉曲张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
5、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适用于症状严重、无生育需求或疑似恶变的患者。根据病情可选择腹腔镜、阴式或开腹手术方式,卵巢去留需个体化评估。术后需关注盆底功能恢复,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全子宫切除后可能提前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必要时需激素替代治疗。
子宫腺肌症伴子宫腺肌瘤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注意补充铁质和优质蛋白,如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适度进行盆底肌锻炼和低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加剧及时就诊。治疗期间做好避孕措施,计划妊娠前需专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