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初级血常规看哪些
儿童白血病初级血常规主要观察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外周血涂片异常细胞。白血病可能表现为白细胞异常增高或降低、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等,需结合骨髓穿刺进一步确诊。
1、白细胞计数
白血病患儿白细胞计数可能出现显著升高或降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白细胞增高,部分病例可超过正常值数倍;急性髓系白血病可能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或原始细胞比例异常增高是重要提示。
2、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下降是白血病常见表现,多呈进行性加重。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贫血,血红蛋白常低于100g/L,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
3、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减少是白血病典型特征之一,多数患儿血小板低于100×10⁹/L。由于巨核细胞系受累,血小板生成障碍可导致皮肤瘀点、鼻出血等出血倾向,严重者可能出现内脏出血。
4、中性粒细胞比例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常降低,比例异常可能伴随幼稚细胞出现。粒细胞减少会增加感染风险,患儿易反复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等感染症状,需警惕粒细胞缺乏性发热。
5、外周血涂片
血涂片发现原始幼稚细胞具有诊断价值。急性白血病可见大量原始细胞,胞体较大且核浆比例失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能发现各阶段幼稚粒细胞。涂片检查对白血病分型有参考意义。
发现血常规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饮食应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适量补充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严格遵医嘱进行骨髓检查及后续治疗,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出血倾向和感染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