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是什么
拔牙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饮食调整和禁忌行为,禁忌症包括严重全身性疾病、口腔急性炎症期等。拔牙后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创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合理饮食、按时服药、观察出血情况;禁忌症主要有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妊娠期、口腔感染、颌骨放射性坏死等。
1、保持创口清洁
拔牙后24小时内禁止漱口刷牙,避免血凝块脱落导致干槽症。24小时后可用温盐水轻柔漱口,每日3-4次。创口愈合期间禁止用舌头舔舐或手指触碰伤口,防止细菌感染。若使用抗生素漱口水需遵医嘱,常见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2、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48小时内应卧床休息,避免跑步、游泳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活动。剧烈运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可能引发创口继发性出血。建议一周内避免提重物及高空作业,防止因体位变化引起头晕等不适。
3、合理饮食
术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24小时内避免过热、辛辣、坚硬食物。推荐术后3天选择鸡蛋羹、土豆泥等软食,用健侧咀嚼。禁止使用吸管吮吸,负压可能破坏血凝块。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
4、按时服药
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高血压患者需持续服用降压药,抗凝药物调整需心血管科医师指导。禁止自行增减药量或混用止痛药物。
5、观察出血情况
术后唾液带血丝属正常现象,若持续鲜红色出血需立即复诊。可咬紧消毒棉球30分钟止血,禁止频繁更换敷料。夜间睡眠时可垫高枕头,减少局部充血。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脓性分泌物提示感染可能。
6、血液系统疾病
血友病、白血病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牙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需提前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者需评估INR值,必要时桥接治疗。此类患者建议在血液科监护下进行牙科操作。
7、心血管疾病
近期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拔牙可能诱发心脏事件,需延迟至病情稳定6个月后。严重心律失常者需心电监护,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拔牙应激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
8、妊娠期禁忌
妊娠前三个月拔牙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后三个月仰卧位易发生低血压综合征。必需治疗建议选择孕中期,避免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片。X线检查需严格腹部防护,局麻药优选不含肾上腺素的制剂。
9、口腔感染
急性根尖周炎、冠周炎等需先控制感染再拔牙,避免炎症扩散引起颌面部间隙感染。HIV感染者CD4计数低于200/μl时手术风险增加。活动性结核患者需隔离操作,医护人员需做好防护。
10、颌骨放射性坏死
头颈部放疗后3年内拔牙可能诱发放射性骨坏死,术前需评估放疗剂量及范围。必需拔牙时建议高压氧辅助治疗,使用抗生素如克林霉素胶囊预防感染。糖尿病患者合并放疗史者风险更高。
拔牙后应保持口腔卫生但避免过度清洁创面,两周内禁止吸烟饮酒。出现持续肿胀、张口困难或异味分泌物需及时复查。慢性病患者拔牙前需专科医师评估,术后注意监测基础疾病指标变化。恢复期间建议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蓝花促进组织修复,避免用拔牙侧咀嚼直至完全愈合。复杂拔牙术后可配合冷敷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