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脏骤停如何抢救
医院内发生心脏骤停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流程,核心步骤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及早期除颤。
胸外按压需在患者胸骨下半段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垂直下压5-6厘米,确保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清除口腔异物,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人工呼吸与按压比例保持2:30,每次吹气持续1秒观察胸廓起伏。若监护仪显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速,应在3分钟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进行电击,能量选择双相波200焦耳或单相波360焦耳。建立静脉通路后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1毫克静脉注射,每3-5分钟重复一次,必要时联用胺碘酮300毫克静脉推注。
抢救过程中需持续监测心电图、血氧及血压变化,恢复自主循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目标体温管理,维持核心体温32-36摄氏度24小时。注意保护脑功能,避免高血糖与过度通气,逐步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患者稳定后需排查冠状动脉病变、电解质紊乱或肺栓塞等诱因,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后续治疗计划,定期随访评估心功能。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并学习基础生命支持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