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的脓包破了怎么处理
卡介苗接种后出现的脓包破裂属于正常免疫反应,可用无菌棉签轻轻吸干渗出液,避免挤压或涂抹药物。若局部红肿发热或伴随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卡介苗接种后2-4周注射部位会出现红色小硬结,逐渐软化形成白色脓疱,直径通常不超过10毫米。脓疱破溃后渗出少量淡黄色液体,此时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即可,无须特殊消毒处理。日常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时避免长时间浸泡伤口。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同侧腋下淋巴结轻度肿大,直径小于10毫米且无压痛时无需干预。
若脓疱破溃后创面持续渗液超过1周,或出现直径超过15毫米的溃疡、局部皮肤发紫、腋下淋巴结肿大超过20毫米伴触痛、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等情况,可能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或异常免疫反应。免疫缺陷患儿接种后可能出现播散性卡介苗感染,表现为多部位皮肤溃疡、全身淋巴结肿大、持续高热等,需立即进行抗结核治疗。
护理期间注意观察接种部位变化,避免使用创可贴封闭伤口,禁止自行涂抹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哺乳期母亲无需改变喂养方式,儿童可正常进行预防接种。保持饮食均衡,适当增加维生素A和蛋白质摄入有助于伤口修复。若出现异常反应,需携带预防接种证至指定医疗机构进行处置,接种后3个月内避免结核菌素试验以免干扰结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