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尿道炎治疗方法大全

25621次浏览

尿道炎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的,尿道炎的患者都知道这是一种让人很苦恼的疾病,他们都想早日治好这个病,但很多患者对于尿道炎的治疗方法并不了解,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下尿道炎治疗方法大全。

尿道炎治疗方法有:

1.大量饮水,使尿量增加,排尿时可冲洗尿道分泌物;

2.使用镇静止痛解痉药物,减轻疼痛;

3.注意休息,急性期短期内避免夫妻生活;

4.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菌素;

5.用pH4弱酸性护理液清洁私处配合抗生素用药;

6.慢性尿道炎或尿道内有狭窄,除药物治疗外,应行尿道扩张。

急、慢性尿道炎的治疗方法:尿道炎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它多见于女性,致病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最常见。

尿道炎常因尿道口或尿道内梗阻所引起,如包茎、后尿道瓣膜、尿道狭窄或尿道内结石和肿瘤等,或因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到尿道,如精囊炎、阴道炎和宫颈炎等;有时可因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引起尿道炎,如器械检查和留置导尿管等。

很多患者以为尿道炎是小毛病,吃几颗药就行了,这是不对的。由于吃几颗药可能使尿道炎症状减轻些,不可能彻底治好,这样时间一久,就变成慢性尿道炎了。建议服用中药利尿消炎药丸,此药具有的杀菌消炎、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等功效,对尿道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尿道炎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已有一定认识了,建议如果患有这类疾病,可以按照上述介绍的进行操作。

相关推荐

03:02
女性尿道口痒什么原因
女性尿道口痒的原因很多,大部分是由于尿道炎或阴道炎造成。若女性阴道炎治好后,尿道口依然出现瘙痒,应判断是否有泌尿系感染和尿道感染。同时,尿道口瘙痒要进行体格检查,绝经后女性的尿道肉阜,也可出现尿道口瘙痒。尿道口瘙痒如果有不明原因的尿道分泌物,也要进行分泌物的检查,一些女性尿道或阴道病变,也会出现瘙痒的症状。女性尿道口的瘙痒可能与性生活刺激有关,有些人在性生活中,尿道口的受到摩擦之后有皮肤的破损,在黏膜愈合的过程中,也会有瘙痒的感觉。
尿道发痒是什么原因
出现尿道内发痒有多种原因,也跟引起尿道发痒这些致病菌有一定的关系,总体上来说引起尿道发痒,一般普通细菌的可能性会少点。首先第一这种疾病是比较多见的,致病的微生物就是支原体和衣原体,如果是支原体、衣原体的引起的尿道感染,往往这种发痒的程度是比较重,会觉得特别的痒,有时候刺痒、患者难以忍受等。这种引起的原因大多数是通过性接触、性传播而导致的。所以一般也能够了解到患者的病史,从病人病史当中也可以作为参考,是否是以前有性生活的病史。除了尿道发痒,另外患者也可以出现尿频、尿急,还有尿道可以出现分泌物。分泌物一般是比较稀薄的,颜色一般比较淡、淡黄色的居多,分泌物有时候在内裤上面可以看到,所以建议还是应该做分泌物支原体、衣原体的培养,通过培养来确诊。如果是确诊以后,一般先用阿奇霉素像红霉素或者罗红霉素效果还是不错的。第二种类型就是普通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的尿道炎,细菌性的尿道炎大多数应该是疼为主、尿痛,但是有部分人可能会觉得尿道稍微有点痒,一般是不尿的时候有点痒,尿的时候非常疼,这是一个特点。当然,也是通过做些尿培养或者分泌物的培养,可以进行确诊,确诊以后给与相应的治疗就可以。
语音时长 02:22

2021-07-09

78637次收听

尿道炎吃什么水果
尿道炎可以吃橘子、西瓜、葡萄、柚子之类的含水分比较多的水果,水果能够起到利尿的效果,能够很好的冲刷尿道,使尿道内的炎症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当患者出现尿道炎时,不可以通过吃饮食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可以辅助的改善尿道炎的症状。当出现尿道炎的疾病时,可以到医院的泌尿外科,做尿常规、尿培养,能够明确判断泌尿系统炎症感染的致病菌之后,针对致病菌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将炎症消除。过程期间吃水果应吃常温水果,不可以吃冰镇的水果。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0

64371次收听

男性尿道痒严重吗
男性尿道痒一般不考虑严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尿路感染引起的。男性由于尿道解剖结构的原因一般不容易引起尿路感染,而男性尿路感染以尿道瘙痒多见,常见的病原菌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部分患有前列腺炎的患者,也可出现尿道瘙痒。对于尿道瘙痒的男性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熬夜、变辛辣食物,同时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若持续瘙痒等,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疾病及病原菌,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抗生素治疗。在伴有瘙痒的情况下暂停性生活。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22

85057次收听

介绍尿道炎的常识
尿道炎由于它的发病率比较高,而且是典型的泌尿系统疾病,被人们广泛的关注着,这种疾病发生以后对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同时,治疗起来也非常困难,也许大家对于尿道炎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不了解,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尿道炎的常识,供大家了解。
尿道炎复发的种种原因
生活中,可以引起尿道炎的原因是非常多的,而这也是尿道炎之所以非常常见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另外,一定要注意了解的一点是,尿道炎也是一种非常容易复发的疾病,因此,要注意进行预防,下面介绍下尿道炎复发的种种原因。
尿道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尿道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尿道炎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被很多人所熟知,顾名思义该疾病主要是指尿道黏膜的炎症,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任何疾病的出现都不是无缘无故的,生活中存在很多致病因素诱发疾病的形成,那么,尿道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尿道口流脓吃什么药
男性患者出现尿道口流脓,一般考虑可能有淋球菌性尿道炎,主要是由于淋球菌感染引起,淋球菌属于化脓性细菌,一般尿道分泌物涂片染色可以发现革兰染色阴性的双球菌,通常可以确诊。淋球菌性尿道炎除了引起尿道流脓,还会出现阴茎肿胀、排尿疼痛等症状。一般诊断明确以后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尿道炎分为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他治疗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建议不要使用任何的药物。尽早到医院就诊,需要检查尿常规分泌物的检测,明确具体的致病菌,然后使用敏感药物治疗。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多排尿,注意局部卫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性生活,如果情况没有好转那么就需要及时就医了。多喝水、多吃含钾和矿物质多的食物,能够促进代谢。
语音时长 01:15

2020-02-10

62339次收听

淋菌性尿道炎有没有合并症
淋菌性尿道炎的患者可出现腹股沟处的疼痛,并发腹股沟淋巴结炎、膀胱炎。反复发作的尿道炎可导致尿道狭窄。可并发附睾、精囊、前列腺炎症。如精囊受累,精液中可混有血液,并发前列腺炎时,会阴部疼痛,直肠指诊前列腺肿大、疼痛,精囊腺肿大。并发急性附睾炎时,阴囊红肿、疼痛,附睾肿痛。女性可伴有盆腔炎等。急性淋病在1~2周后症状可逐渐减轻,一个月后可完全消失。仍可见尿道口分泌物。急性期过后,未经治疗者可转为慢性淋病。女性淋病的主要合并症有淋菌性盒腔炎,如急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继发性输卵管卵巢脓肿及其破裂所致的盆腔脓肿,腹膜炎等。多在月经后突然发病,有高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下腹痛,脓性白带增多。
语音时长 01:16

2020-02-10

63459次收听

02:16
男性尿道炎的症状
男性的尿道炎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局部出现分泌物或者水肿,尿道外口疼痛。一、主要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也就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三联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患者会反复的急迫的想上厕所,一直感觉到有尿意,排尿时候往往会有疼痛。二、局部出现分泌物或者水肿,通常在尿道外口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白色的分泌物,常见龟头处会有红肿。三、尿道外口疼痛,很多患者会主述除了尿频、尿痛之外,在阴茎的前端或者在龟头下方系带的部位,存在持续而难以缓解的疼痛,这些都是男性尿道炎常见的症状。
01:58
为什么会得尿道炎
男性尿道炎的常见病因有:第一,最常见的原因是性传播疾病,包括淋病、梅毒、艾滋这一大类常见的疾病。部分的患者会否认说是因为使用了酒店的不洁毛巾,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不洁的马桶圈等,但是这类理由在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没有得到证实。因此不良的性接触是尿道炎的主要的原因。第二,由于男性局部生殖器不够卫生,常见包皮过长、包皮炎,包皮垢里的细菌逆行经过尿道感染而造成尿道炎。总之,这两大类原因,是导致男性尿道炎的最常见原因。
01:46
尿道炎怎么治
尿道炎的治疗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针对常见的尿道炎的病因,临床上一般多会选择喹诺酮类或者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消除病因。第二类是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如金钱草,可以有效的减轻尿道部的水肿,缓解病人的症状。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通常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年龄和生活状况来考虑,因为尿道炎是易通过性接触造成交叉传播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尽量避免性生活,以免自己的尿道炎传染给另外一方。这些都是医生在治疗中通常会告诫患者的,在尿道炎治疗中注意的事项以及常见的药物。
01:46
尿道炎怎么办
尿道炎患应该及时就医,根据病史判断发病原因,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如果是细菌性的尿道炎,要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是非细菌性的比如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等等,要给予针对非细菌性的病原体来治疗。如果是其他原因的尿道炎,比如放射性的尿道炎,要针对具体的原因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敏感的治疗方法,并定期复查。
男性尿道炎检查什么项目
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要想得到有效治疗,首先就应该详细做检查,譬如说可以选择尿三杯试验、也可选择尿道冲洗试验,或者是选择膀胱尿道镜检等等,这三种方法都能够判断发病的位置,最终可以获得针对性的治疗,有效控制个人的病情。
尿道炎用药
尿道炎患者主要是需服用环丙沙星、红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加服解痉止痛药,且可在尿道内灌注弱蛋白银溶液。除此之外,患者也可以服用八正胶囊、泌淋胶囊一类中成药治疗,或者煎服八正散等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