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了牙龈炎怎么治疗
怀孕期间出现牙龈炎可通过口腔清洁、饮食调整、局部用药、专业洁治、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牙龈炎可能与激素变化、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堆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等症状。
1、口腔清洁
孕妇需坚持每日早晚使用软毛牙刷刷牙,配合含氟牙膏轻柔清洁牙龈边缘。进食后及时用温水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避免用力横刷导致牙龈损伤,可学习巴氏刷牙法。牙线或冲牙器辅助清洁牙缝,但动作需轻柔以防刺激牙龈。
2、饮食调整
增加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有助于牙龈组织修复。减少精制糖及黏性食物摄入,避免为牙菌斑提供营养。每日饮用足量清水保持口腔湿润,可适量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
3、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口腔细菌,或涂抹丁硼乳膏缓解炎症。禁用含甲硝唑成分药物,避免影响胎儿发育。孕中期后可短期应用聚维酮碘溶液漱口,使用前需排除碘过敏史。
4、专业洁治
孕中期胎儿稳定时,可到口腔科进行超声波洁治去除牙结石。治疗前需告知孕周情况,操作时采用左侧卧位避免压迫下腔静脉。严重龈下刮治需评估风险,必要时分次完成。
5、定期复查
每2个月进行口腔检查监测牙龈状态,妊娠期牙龈瘤需活检排除病变。记录出血指数变化,产后6周应复查牙龈恢复情况。建立孕期专属口腔档案,便于追踪管理。
孕期牙龈炎管理需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含酒精漱口水,选择小头软毛牙刷减少呕吐反射,晨吐后及时用苏打水中和胃酸。保持充足睡眠调节激素水平,适当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出现持续出血或化脓需立即就诊,未经医师指导不得服用抗生素。产后哺乳期仍需维持口腔护理,防止炎症复发影响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