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脚后跟是否骨折
脚后跟是否骨折可通过疼痛程度、肿胀范围、活动受限、异常声响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有局部剧烈疼痛、明显肿胀淤青、无法承重行走、骨折摩擦音、X线或CT确诊等方式。
1、局部剧烈疼痛
骨折后脚跟会出现持续性锐痛,按压或活动时疼痛加剧。与普通挫伤不同,骨折疼痛往往难以忍受且无法通过休息缓解。若疼痛在受伤后6小时内持续加重,需高度警惕骨折可能。
2、明显肿胀淤青
骨折后48小时内会出现快速肿胀,皮肤可见大面积淤血斑。肿胀范围常超过脚跟区域向足踝蔓延,淤青颜色从紫红逐渐变为青黄。普通扭伤肿胀程度较轻且局限。
3、无法承重行走
骨折患者通常完全无法用患侧脚掌支撑体重,尝试站立时会产生剧烈疼痛。而软组织损伤者多数可勉强行走,仅表现为跛行状态。此症状是区分骨折与扭伤的关键指标。
4、骨折摩擦音
移动患足时可能听到骨块摩擦的咔嗒声,触摸脚跟可感知异常骨性突起。这种情况多提示粉碎性骨折或明显移位,属于急诊手术指征。
5、影像学检查确诊
X线片能显示大多数跟骨骨折线,对于细微骨折需进行CT三维重建。磁共振成像适用于判断合并的韧带损伤。影像学是确诊骨折的金标准,临床症状仅为初步判断依据。
疑似跟骨骨折时应立即停止活动,用冰袋间断冷敷减轻肿胀,使用弹性绷带临时固定但避免过紧压迫。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避免热敷或按摩。建议48小时内就医检查,转运时保持足部制动。恢复期需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食物,遵医嘱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未确诊前禁止自行使用止痛药或尝试负重行走,以免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