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应如何治疗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治疗原发疾病、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内分泌疾病、长期用药、营养不良、慢性肾病、胃肠吸收障碍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保证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钙元素,优先通过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补充。避免吸烟饮酒,减少咖啡因摄入。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每次30分钟。注意预防跌倒,居家环境需保持地面干燥、安装扶手。
2、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
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剂可改善钙缺乏,配合骨化三醇软胶囊或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促进钙吸收。需监测血钙尿钙水平,防止高钙血症。维生素D每日补充剂量建议为800-1200IU,冬季或日照不足者可酌情增加。
3、治疗原发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代谢,糖尿病需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缓释片维持血糖稳定。慢性肾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使用碳酸镧咀嚼片降磷。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应逐步减量或更换为布地奈德吸入剂等局部用药。
4、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昔芬片适用于绝经后女性。特立帕肽注射液等促骨形成药物可用于严重病例。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骨密度与肾功能。
5、手术治疗
椎体成形术适用于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恢复椎体高度。髋部骨折需根据情况选择空心钉内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需早期康复训练并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每6-12个月监测骨密度变化。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但避免过量,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疼痛急性期可使用热敷缓解,行走时建议使用助行器。所有治疗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