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盆腔炎
盆腔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等方式诊断。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诊断盆腔炎的基础手段,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子宫压痛、附件区增厚或包块。检查时可能发现宫颈举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体征。急性期患者抗拒按压,慢性期可能出现盆腔粘连体征。该检查无需特殊准备,但需避开月经期。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能增高。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常见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尿妊娠试验可排除异位妊娠,必要时需进行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筛查。
3、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脓肿。CT检查适用于复杂病例,可评估脓肿范围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鉴别盆腔炎性包块与肿瘤。影像学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无放射性检查适合孕妇。
4、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是诊断盆腔炎的金标准,能直接观察输卵管充血水肿、脓性渗出物等病变,同时可进行粘连松解或脓肿引流治疗。适用于诊断不明、治疗无效或疑似肿瘤的病例。需全身麻醉,术后可能出现肩部放射痛等不适。
5、阴道分泌物检查
阴道分泌物湿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白细胞,pH值常大于4.5。革兰染色能初步判断细菌类型,线索细胞提示细菌性阴道病。核酸扩增试验检测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准确率高。取样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及阴道冲洗。
确诊盆腔炎后需规范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性伴侣应同步检查治疗。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更换棉质内裤。急性期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促进炎症局限。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增强免疫力。症状加重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