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霉菌阴道炎如何治疗
慢性霉菌阴道炎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局部清洁护理、调整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慢性霉菌阴道炎通常由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不良卫生习惯等原因引起。
1、抗真菌药物治疗
慢性霉菌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需使用抗真菌药物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等。这些药物能直接抑制真菌生长,缓解外阴瘙痒、豆腐渣样白带等症状。使用时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停药导致复发。
2、局部清洁护理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有助于缓解症状。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穿紧身裤。月经期需勤换卫生巾,减少局部潮湿环境。清洗后可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会阴部,抑制真菌繁殖环境。
3、调整生活习惯
长期熬夜、高糖饮食可能诱发霉菌反复感染。需减少甜食摄入,控制血糖水平。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破坏阴道菌群平衡。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必要时伴侣需同步治疗。游泳后及时更换泳衣,避免公共浴池坐浴。
4、增强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者易反复发作,可通过补充维生素B族、适量运动、保证睡眠等方式改善。中医调理可选用健脾祛湿方剂,如参苓白术散加减。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需优先控制原发病。
5、定期复查
治疗结束后需复查白带常规,确认真菌转阴。复发患者建议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妊娠期患者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每年发作超过4次者,可能需要长期抑制性治疗。
慢性霉菌阴道炎患者日常应避免过度冲洗阴道,维持正常酸性环境。饮食上可增加无糖酸奶摄入,补充益生菌。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久坐潮湿环境。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伴侣有症状时需同时治疗。若出现用药后灼痛加重或新发皮疹,应立即停药就医。建立规律作息,适度锻炼有助于减少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