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佝偻病有哪些特点
婴幼儿佝偻病主要表现为骨骼发育异常、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肌肉松弛,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典型特点包括颅骨软化、方颅、肋骨串珠、鸡胸、X型或O型腿等。
1、骨骼发育异常
婴幼儿佝偻病最显著的特点是骨骼发育异常。早期可见颅骨软化,按压枕骨或顶骨后部有乒乓球样弹性感。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方颅,即额骨和顶骨隆起形成方形头颅。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形成串珠状突起,称为肋骨串珠。严重者可出现鸡胸或漏斗胸,下肢承重后形成X型或O型腿。
2、神经兴奋性增高
患儿常表现为易激惹、烦躁不安、夜间啼哭、多汗等症状,尤其在头部更为明显。这些症状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有关。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枕部脱发,形成枕秃。
3、肌肉松弛
患儿肌肉张力普遍降低,表现为腹部膨隆如蛙腹,坐立行走等运动发育延迟。严重的肌张力低下可能导致关节过度伸展,运动功能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肌肉松弛与低血磷导致的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4、生长发育迟缓
佝偻病患儿身高增长缓慢,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时间晚且顺序紊乱。长期未治疗的患儿可能出现身材矮小,牙齿釉质发育不良,易患龋齿。生长发育迟缓与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吸收,干扰骨骼正常矿化有关。
5、其他系统表现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胸廓畸形影响呼吸功能有关。严重病例可伴有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极少数未及时治疗的患儿可能出现低钙抽搐,表现为手足搐搦、喉痉挛等紧急情况。
预防婴幼儿佝偻病需保证充足维生素D摄入,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即可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制剂400-800IU。鼓励母乳喂养的同时,适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保证每日阳光照射,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已确诊患儿需严格遵医嘱治疗,避免骨骼畸形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