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能自愈吗
心脏瓣膜病一般不能自愈,需通过药物或手术干预控制病情。心脏瓣膜病主要由风湿热、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因素引起,可能导致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心脏瓣膜结构损伤多为器质性改变,瓣膜增厚、钙化或粘连等病变无法自行逆转。轻度瓣膜关闭不全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但瓣膜功能会随年龄增长逐渐恶化。中重度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心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极少数急性风湿热引起的早期瓣膜炎,在及时抗感染治疗后可能避免永久性损伤。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年轻时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后期仍会发展为瓣膜狭窄。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的瓣膜穿孔必须手术修复,无法依靠自身修复。
心脏瓣膜病患者应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瓣膜功能和心腔变化。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控制钠盐摄入量,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应特别注意避免突然体位改变,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需遵医嘱服用利尿剂。所有患者都应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降低感染诱发心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