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
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具体方案需根据瓣膜损伤程度及并发症综合评估。
1、药物治疗
适用于早期或暂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缓解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有助于控制心率,抗凝药物华法林钠片可预防血栓形成。药物治疗需配合定期心脏超声复查,监测瓣膜功能变化。
2、介入治疗
针对二尖瓣狭窄为主的病变,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通过导管扩张狭窄瓣膜,创伤较小且恢复快。术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并限制体力活动。
3、机械瓣置换术
适用于重度瓣膜关闭不全或钙化患者,采用人工机械瓣替代病变瓣膜。术后需终身服用华法林钠片维持抗凝,定期监测INR值,避免出血或栓塞风险。
4、生物瓣置换术
使用猪或牛心包制成的生物瓣膜,适用于老年或不愿长期抗凝患者。生物瓣耐久性约10-15年,可能需二次手术更换。
5、综合管理
包括预防链球菌感染复发、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限制钠盐摄入、适度有氧运动等。合并房颤时需联合胺碘酮片控制心律。
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体重变化警惕水肿,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术后需严格遵循抗凝方案,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心脏超声,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及时就医。风湿活动期需持续青霉素预防治疗,冬季注意保暖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