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低血压怎么办
总是低血压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钠盐摄入、适度运动、穿弹力袜、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低血压可能由遗传因素、脱水、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少量多餐有助于避免餐后低血压,每餐不宜过饱。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瘦肉,有助于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避免空腹饮酒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这类物质可能加重血管扩张。
2、增加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摄入量可增至10-12克,但需监测血压变化。腌制食品、海产品等含钠量较高,但需注意高血压患者禁用此法。同时保证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维持充足血容量。
3、适度运动
规律进行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应先坐起30秒再站立。下肢肌肉锻炼如踮脚尖运动,能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4、穿弹力袜
医用二级压力弹力袜可减少下肢血液淤积,适用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白天穿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夜间需脱下。选择及膝或大腿长度的款式效果更佳。
5、药物治疗
严重病例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醋酸氟氢可的松片等升压药物。中药生脉饮口服液、补中益气丸也有辅助作用。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低血压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泡热水澡,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度。每日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并记录,发现收缩压持续低于90毫米汞柱时应及时就医。保证充足睡眠,枕头高度以15-20厘米为宜,可减少夜间多尿导致的容量不足。季节交替时注意保暖,寒冷易诱发血管收缩异常。合并贫血者需补充铁剂,血红蛋白维持在110克每升以上有助于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