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的危害有哪些
心肌炎的危害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猝死以及遗留长期心脏后遗症。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可能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心律失常
心肌炎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影响心脏电传导系统,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常见表现包括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时可出现心室颤动。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甚至晕厥。治疗需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必要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2、心力衰竭
心肌炎症导致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脏泵血能力减弱,可能引发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扩张剂如硝酸异山梨酯片,严重时需机械辅助循环支持。
3、心源性休克
重症心肌炎可能导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引发心源性休克。这是危及生命的急症,表现为血压显著下降、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等。需立即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注射液,必要时需体外膜肺氧合支持。
4、猝死
暴发性心肌炎可能在没有明显前驱症状的情况下,突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这与心肌广泛炎症损伤和电活动不稳定有关。对于高危患者需持续心电监护,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5、长期心脏后遗症
部分心肌炎患者康复后可能遗留扩张型心肌病等长期心脏损害,表现为持续心功能减退。这类患者需长期随访,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预防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心肌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限制钠盐摄入。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预防方面应注意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等可能诱发心肌炎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