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周脂肪粒是怎么形成的
疖病和毛囊炎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疖病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毛囊炎可能与细菌、真菌感染或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
1、局部清洁
保持患处皮肤清洁是治疗的基础。每日用温水及温和抗菌皂清洗患处,避免用力摩擦。清洗后可涂抹碘伏溶液消毒,减少细菌滋生。对于毛囊炎患者,须避免使用油腻护肤品堵塞毛囊。清洁后保持皮肤干燥,穿透气棉质衣物。
2、外用药物
轻中度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制剂。真菌性毛囊炎需联用酮康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凝胶。局部红肿明显者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用药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每日2-3次。若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
3、口服药物
多发或顽固性感染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真菌感染选用伊曲康唑胶囊。伴发热或淋巴结肿大者应足疗程用药7-10天。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用药期间禁止饮酒,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
4、物理治疗
早期疖肿可采用热敷促进化脓,每次15分钟,每日3-4次。已形成脓肿但未破溃者,可用红外线照射加速成熟。超短波治疗有助于深部炎症吸收。物理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烫伤或挤压导致感染扩散。
5、切开引流
脓肿成熟出现波动感时需由医生行切开引流术。局部麻醉后做十字切口排净脓液,放置引流条。术后每日换药至创面愈合。严禁自行挑破或挤压疖肿,易导致败血症或颅内感染。糖尿病患者、面部疖肿需格外谨慎。
治疗期间应避免搔抓患处,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西蓝花等,有助于皮肤修复。保持规律作息,提高免疫力。反复发作者需排查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贴身衣物,避免共用剃须刀等物品。若红肿范围扩大或伴发热,须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