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怎么做手术
鼻炎手术方式主要有鼻内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射频消融术、鼻窦开放术、翼管神经切断术等。手术需根据鼻炎类型及鼻腔结构异常程度选择,建议在耳鼻喉科医生评估后决定。
1、鼻内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适用于下鼻甲肥大导致持续性鼻塞的慢性鼻炎患者。通过内镜引导切除部分肥厚黏膜或骨质,改善通气功能。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鼻腔干燥或结痂,需配合鼻腔冲洗促进恢复。该手术对过敏性鼻炎合并结构异常者效果较好。
2、鼻中隔矫正术
针对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炎的情况,通过矫正偏曲的软骨和骨质重建鼻腔通道。手术可同时处理鼻甲肥大问题,术后需填塞止血材料24-48小时。该术式能显著改善因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呼吸障碍。
3、下鼻甲射频消融术
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肥大鼻甲组织,创伤小且恢复快。适合轻度肥厚性鼻炎患者,门诊即可完成操作。术后1-2周可能出现黏膜水肿,需避免用力擤鼻。该方式对血管运动性鼻炎有一定缓解作用。
4、鼻窦开放术
适用于慢性鼻窦炎合并鼻炎患者,通过开放阻塞的窦口改善引流。手术需清除病变黏膜并扩大自然窦口,可能联合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后需定期复查清理术腔,防止粘连。该术式对伴有鼻息肉的患者效果显著。
5、翼管神经切断术
针对顽固性过敏性鼻炎,通过切断支配鼻腔黏膜的副交感神经减少分泌物。手术在内镜下经鼻腔完成,可能引起暂时性眼干症状。该方式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作为选择。
术后需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冲洗液清洁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鼻用激素喷雾,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若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大量鼻出血需立即就医。多数患者术后1-3个月可获得稳定效果,但过敏性鼻炎患者仍需配合环境控制及药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