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热的症状有哪些

55086次浏览

肺热主要表现为咳嗽、痰黄黏稠、咽喉肿痛、发热口渴、呼吸急促等症状。肺热可能与外感风热、饮食辛辣、情志失调、肺阴亏虚、痰热壅肺等因素有关,通常通过清热化痰、滋阴润肺等方式缓解。

1、咳嗽

肺热引起的咳嗽多为阵发性干咳或伴有黄痰,咳嗽时胸痛明显,夜间加重。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相关。可遵医嘱使用急支糖浆、蛇胆川贝液、蜜炼川贝枇杷膏等中成药清热化痰。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

2、痰黄黏稠

肺热患者咳出的痰液质地黏稠且呈黄色,严重时带有血丝,多因肺部炎症导致黏液分泌异常。常见于肺炎、肺脓肿等疾病。可使用鲜竹沥口服液、橘红痰咳液、复方鲜竹沥液等药物稀释痰液。适当增加温水摄入量有助于痰液排出。

3、咽喉肿痛

肺热上攻咽喉可引起咽部充血肿胀、吞咽困难,伴有灼热感。多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可选用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金嗓利咽丸等清热解毒。用淡盐水漱口可减轻局部炎症。

4、发热口渴

肺热患者体温升高,多表现为低至中度发热,伴有明显口干舌燥、喜冷饮。这种症状常见于风热感冒、肺部感染等病症。可服用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等解表清热。建议多食用梨、荸荠等滋阴生津的食物。

5、呼吸急促

肺热壅盛时可出现气促、胸闷等症状,活动后加重,严重时出现鼻翼煽动。可能与哮喘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有关。需使用清肺消炎丸、蛤蚧定喘丸、止嗽定喘口服液等平喘药物。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剧烈运动。

肺热患者应注意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避免烟雾粉尘刺激。饮食宜清淡,多食用百合、银耳、雪梨等润肺食材,忌食辛辣油腻。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咯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排除肺部严重感染等疾病。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锻炼肺功能,戒烟限酒有助于肺部健康。

相关推荐

01:41
久咳不愈是什么原因
久咳不愈可能与吸烟、感冒、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治疗。若长期吸烟或者处于二手烟的环境中,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可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久咳不愈。此外,身体免疫力下降,感染细菌、病毒等,可能会患上感冒或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出现久咳不愈的症状。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松鹿养阴清肺口服液。松鹿养阴清肺口服液是一种治疗肺部、咽喉疾病的药物,含有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等中药成分,具有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的功效,能够标本兼治,咽肺同治,常用于改善咽喉干燥、咽喉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等症状,可以清肺、润肺和养肺。该药物带有薄荷的清凉、牡丹皮的香气,口感好,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久咳不愈患者还可遵医嘱将该药物与护佑苏黄止咳胶囊联合使用,帮助疏风宣肺、止咳利咽;若出现头痛、鼻塞等感冒症状,也可遵医嘱与999感冒灵颗粒联用,帮助解热镇痛。此外,针对不同疾病导致的久咳,应及时就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01:54
肺结节吃什么药好
肺结节是一种常见肺部病变,表现为肺部出现小肿物,其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肺结节可能和肺部炎症、肺部旧伤等原因有关。大多数肺结节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咽痛等表现,一般遵医嘱服用松鹿养阴清肺口服液比较好。松鹿养阴清肺口服液作为一种治疗肺部和咽喉疾病的药物,具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的功效,能够通过清除肺火、肺热,改善肺部环境,同时还能养阴生津,润肺、养肺,特别适用于冬季干燥气候下对肺部的养护。该药有薄荷的清凉、牡丹皮的香气,不仅口感好,而且易于吸收。其作为无糖型制剂,不含糖、不含罂粟壳、不含麻黄碱,安全性高,适合各年龄段人群使用。此外,该药极大保留了药品的有效成分,每10毫升相当于4.1克原生药,确保了治疗效果。同时采用分剂量的袋装设计,便于携带以及服用,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便利性,依从性强。若患者出现咽喉发干的情况,可以将该药和慢严舒柠清喉利咽颗粒联合使用,可以清热利咽、宽胸润喉;若出现头痛、发热、咽痛等感冒症状,可以和999感冒灵颗粒联用,能够解热镇痛。在日常生活中,肺结节患者应戒烟限酒,减少对肺部的刺激,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长时间处于污染环境中。
肺上火有什么表现
肺上火就是肺热,肺热经常表现的症状是咳嗽、有痰、发烧、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等,都是肺上火的表现,肺热的咳嗽,有的时候有阴虚,所以咳嗽会没有力量,有的时候还没有到阴虚的症状,咳嗽是很响亮的咳嗽,震得好像前胸后背都疼。肺上火、蕴了热,在治疗上以养阴、清肺、泻火、解毒为主,常用的方子像麻杏石甘汤,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方子,还有像桑菊饮、桑杏汤等,会根据不同的上火表现来选择使用,具体吃什么药要听医生的安排,肺上火的咳嗽,有的时候还会有少痰、痰发黏,甚至于痰中带血的情况,这个也不用过于担心,会用相应的药物来进行对症的治疗,那么自己在肺上火的时候,要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不要加重肺的上火症状。
语音时长 01:43

2021-07-09

90037次收听

02:21
女性阴虚肺热的症状有哪些
首先出现除了咳嗽、咽部疼痛、咳嗽的时候胸痛以外,还会出现皮肤干燥,容易长皱纹。其次,还会出现大肠传导功能的问题,长期的肺阴不足就会出现非常顽固的便秘,不用泻药就不会有排便的现象,用泻药以后,如果停止使用那么就会出现便秘或者习惯性便秘。另外,出现咳嗽痰中带血丝,或者完全咳鲜血的表现,还有一些其他的症状,如身体发育容易消瘦、营养不良等。
肺热会导致睡觉出汗吗
肺热过剩时会导致睡觉时出汗。肺热过剩会影响到身体代谢,导致体内痰湿过重,痰湿过重会出现头部出汗,特别是在睡眠过程中或者是吃饭过后,出汗明显。同时还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发烧等症状,当体内肺热过剩时容易患上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由于肺热过剩导致的出汗,可以采用清泻肺热、止咳化痰、收敛止汗的治疗方法来治疗。中医上讲肺热过剩引起的病症主要见于肺系疾病,长期的肺热过剩会影响到肺的宣发肃降功能,除了有肺系的症状以外,还会出现便秘、痤疮、脱发等病症。
语音时长 01:11

2021-04-20

90488次收听

肺热咳喘口服液如何服用
肺热咳喘口服液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止咳平喘药物,含有成分包括金银花、麻黄以及甘草,有清热解表,止咳平喘的功效,能够有效的缓解咳嗽咳痰的症状。建议患者一定不要盲目用药,需要在医嘱下结合的病情合理、规范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副作用,不利于病情恢复。另外,服药期间应该戒烟戒酒,避免吃辛辣生冷和刺激性的食物,日常多喝水,注意保暖避免着凉,能有助于消除炎症,缓解病情。服用干药期间,如果同时服用其它的止咳化痰药时,可以适当的减量。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15

117330次收听

肺热吃哪些
一、冰糖雪梨。雪梨两个,冰糖十克。雪梨切块,与冰糖一起放入锅中,煮沸后饮用。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二、薏苡百合汤。薏苡仁两百克,百合五十克,两者放入砂锅内,加水五碗,熬至三碗。具有润肺止咳,用于痰热郁肺咳嗽。三、五汁饮。鲜芦根汁,鲜藕汁、梨汁、麦冬汁等各份混合。清热祛痰,用于恢复期津液耗损。另外,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止感受外邪。保持室内的清洁,经常通风,保持适应的温度与湿度,避免空气的干燥。病后宜营养的清淡食品,补充足够的水分。
语音时长 01:45

2019-09-16

59129次收听

清肺火的中药
清肺火的中药一般都是一些寒性药材,比如说百合。百合可以煮成粥吃,每天吃一点就可以清除肺火。甘草也有清肺火的功效,而且还可以润燥。桔梗能够解热去火,还可控制咳嗽。菊花同样可去除肺火。
肺热口臭吃什么药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别人在交谈中,最害怕遇到的就是有口臭的朋友了。因为它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从而让闻到的朋友感到恶心干呕。所以口臭也会引起彼此之间的尴尬和疏远。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哪些原因会引起口臭,那么肺热会引起口臭的吗?
肺热吃哪些东西比较好
肺热主要以清肺热、化痰的中成药为主,如急支糖浆等中成药。也可使用中药汤剂,最常用的有桑菊饮、麻杏石甘汤等,主要以清肺化痰的药物为主。中医大夫常根据病人的症状辨证治疗,平时可食用百合银耳梨汤食疗方,也具有很好的清肺止咳的作用。
语音时长 02:21

2018-04-26

54296次收听

女性心火旺吃什么药
心火旺是一种中医证候名,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也就是上火,女性多见,针对于心火旺的症状,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这种现象,那么,女性心火旺吃什么药呢?
肺热的症状吃什么调理
到了炎热的夏季,由于天气干燥,人们很容易出现肺热的现象,致使人出现口干、咽喉疼痛、感冒、咳嗽等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是不错的方法当出现肺热这种情况时,患者不要心急,要平心静气,多吃一些对于缓解肺热效果好的食物,这样一来,就会慢慢的去除肺热,恢复健康。
肺热喝什么茶好
肺热的人多表现为大便干燥、口咽干,因此,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另外,肺热的人要多喝清肺热的茶,这样对于清肺热也有很好的效果,清燥润肺茶、玉竹冰糖茶、橄榄茶等都不错,如果出现了肺热的患者,建议可以喝一下这些茶。
01:47
肺热的症状有哪些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当肺气进入肺中之后,会宣发,速降,当有热进入肺中就形成肺热,出现咳嗽、咽喉的疼痛、黄痰的症状,或者是白色黏性痰也属于肺热的情况。有些患者也会出现身体发热,舌苔黄腻,口干咽干,大便干燥的情况。
03:01
肺热吃什么好
肺热可以吃一些清肺热、化痰的中药和食物,如急支糖浆、桑菊饮、麻杏石甘汤、百合银耳梨汤等。肺热主要以清肺热、化痰的中成药为主,如急支糖浆等中成药。也可使用中药汤剂,最常用的有桑菊饮、麻杏石甘汤等,主要以清肺化痰的药物为主。中医大夫常根据病人的症状辨证治疗,平时可食用百合银耳梨汤食疗方,具有很好的清肺止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