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鼻炎中耳炎怎么办
宝宝鼻炎中耳炎可通过鼻腔冲洗、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鼓膜置管术、腺样体切除术等方式治疗。鼻炎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咽鼓管功能障碍、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1、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鼻黏膜肿胀。可选择儿童专用洗鼻器,操作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呛咳。鼻腔冲洗可每日重复进行,尤其在过敏季节或感冒期间需加强护理。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宝宝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病毒性感染则无须使用抗生素。
3、鼓膜穿刺
当中耳积液持续存在并影响听力时,耳鼻喉科医生可能建议鼓膜穿刺抽液。该操作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用细针抽出中耳腔积液以缓解压力。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洗澡时进水。
4、鼓膜置管术
对于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可能需要在鼓膜放置通气管。这种微型导管可维持中耳通气6-12个月,期间需定期复查防止导管堵塞或脱落。置管期间洗澡建议使用防水耳塞,防止污水进入中耳。
5、腺样体切除术
若腺样体肥大阻塞咽鼓管开口,导致鼻炎和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该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咽痛或鼻音加重,一般1-2周内恢复。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出血。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和床上用品减少尘螨。饮食上多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避免冰冷食物刺激呼吸道。哺乳期婴儿建议继续母乳喂养以增强免疫力,较大儿童可通过吹气球等游戏锻炼咽鼓管功能。若宝宝出现抓耳、哭闹或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