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是什么病
热射病是一种因高温高湿环境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衡的致命性急症,属于重度中暑的最严重类型。
1、发病机制:
热射病核心机制是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高温环境下汗腺持续排汗导致脱水,同时外周血管扩张使内脏血流减少,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典型表现为核心体温超过40摄氏度,伴随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病过程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会出现脑水肿、横纹肌溶解等病理改变。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高热无汗、意识障碍和凝血异常三联征。早期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先兆,进展期出现谵妄昏迷,终末期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老人儿童,劳力型则多发于高温作业者。皮肤常干燥潮红,部分患者会出现癫痫样发作。
3、危险因素:
主要诱因包括环境温度超过32摄氏度、湿度大于60%的湿热环境。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甲亢患者风险更高。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利尿剂等影响排汗功能的药物也易诱发。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军人等高温环境暴露人群属于高危群体。
4、诊断标准:
需满足暴露于热环境后出现核心体温大于40摄氏度,伴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肌酸激酶升高、代谢性酸中毒、肝肾功能异常。需与脑炎、恶性高热等疾病鉴别。现场可用湿毛巾测温法初步判断,但直肠测温或食道测温更准确。
5、急救措施: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处,脱去外衣后用冷水浸泡或冰敷大血管处。可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纠正脱水,严重者需气管插管保护气道。药物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退热,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抽搐。禁用酒精擦浴和阿司匹林,避免加重凝血障碍。
预防热射病需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户外活动时每15分钟补充含电解质饮品。穿着浅色透气衣物,随身携带降温用品如冰毛巾。慢性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高温天气调整用药方案。用人单位需落实高温作业轮休制度,设置通风降温设备。出现头晕心悸等先兆症状时须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热射病
- 2 热射病的症状有哪些
- 3 中暑就是热射病吗
- 4 热射病为什么头痛
- 5 热射病的症状有哪些?
- 6 热射病是什么
- 7 热射病和中暑哪个严重
- 8 热射病怎么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