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脾气虚的症状是什么
肺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有咳嗽气短、食欲减退、大便溏薄、肢体倦怠、自汗等。肺脾气虚多因久病体虚、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调导致肺脾两脏功能减弱,属于中医常见证型。
1、咳嗽气短
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宣降失常,表现为咳嗽无力、痰白清稀,活动后气短明显。可能伴随语音低弱、易感风寒等症状。治疗需补益肺气,可遵医嘱使用补中益气丸、玉屏风颗粒等中成药,配合艾灸肺俞穴改善。
2、食欲减退
脾主运化,脾气虚则胃纳受阻,出现食少腹胀、饭后饱胀,可能伴有口淡无味、嗳气等症状。多与长期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有关。建议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可配合参苓白术散调理。
3、大便溏薄
脾虚失运导致水谷不化,常见大便稀溏、时轻时重,严重者可见完全不化食物残渣。多因生冷饮食损伤脾阳所致。需注意腹部保暖,可遵医嘱使用附子理中丸,配合艾灸中脘穴。
4、肢体倦怠
气血生化不足则四肢失养,表现为神疲乏力、肌肉松软,轻微活动即感劳累。可能伴随面色萎黄、头晕等气血不足症状。建议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适量食用黄芪炖鸡等药膳。
5、自汗
肺卫不固则腠理疏松,易出现不因劳累的异常出汗,以头部、胸部为主,活动后加重。多与反复感冒损伤肺气有关。可选用牡蛎散固表止汗,日常用浮小麦煮水代茶饮。
肺脾气虚者需避免生冷油腻食物,规律三餐七分饱,冬季注意背部保暖。建议练习呼吸吐纳法,吸气时意守丹田,呼气时默念嘘字。若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或出现消瘦、水肿等情况,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可按摩足三里、脾俞等穴位,每周3次,每次15分钟为宜。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