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建议

57117次浏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 1 型( E V 7 1 ) 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部分婴幼儿可引起脑炎、脑脊髓膜炎、脑干脑炎,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衰竭时可在短期内危及生命。为有效降低肠道病毒(EV71)感染重症病例的死亡率,特制定本建议。

一、临床分期与诊断要点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诊断要点为:

①发热:多为不规则发热,或一过性发热,部分病例可不发热;

②皮疹: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诊断要点为:

①病程: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

②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

③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

④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诊断要点为:

①病程: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②年龄:以0-3岁为主;

③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min(按年龄);

④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40-150次/min,按年龄,排除体温升高或哭吵),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⑤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诊断要点为:

①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②呼吸异常:呼吸急促或窘迫、呼吸减慢或节律异常,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

③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④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第5期(恢复期):诊断要点为: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二、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3岁以下婴幼儿,病程在4天内,注意交感神经亢进表现。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提示为重症病例:

(一)持续高热:体温(腋温)>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二)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或烦躁不安,呕吐、易惊、频繁惊跳、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三)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min(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四)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40-150次/min,按年龄,排除体温升高或哭吵),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六)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8.3mmol/L。

三、转入至三级医院PICU指征

(一)重症病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及时转入PICU救治。

1、持续嗜睡、呕吐与惊跳的基础上出现抽搐、意识障碍(木僵、谵妄、呆滞、昏睡、昏迷)、肢体麻痹、共济失调。

2、颅神经损伤,出现非自主性眼球动作(眼球往上看、眼球固定偏向一侧、眼球乱转、眼球震颤、斗鸡眼等)。

3、呼吸急促(40次以上/分)、发绀、肺部病变短时间内发展快、肺水肿、出现粉红色泡沫痰、肺出血。

4、循环障碍:心率过速(160次以上/分)或过慢、肢体冰冷、面色苍白、脉搏微弱、血压上升或下降。

(二)转诊注意事项。接诊医师每次查房时,对重症病例必须对照标准进行判断,有指征时应在专业人员护送下及时转诊。如已发生肺水肿、肺出血、休克等呼吸循环衰竭和生命体征不稳定随时有生命危险时,应当就地救治,并请上一级专家组会诊指导抢救。

四、PICU的监护与管理

(一)PICU必须有经过规范培训或进修的儿科医师与护士,配备小儿呼吸机、血气分析仪、监护仪、输液泵等必须的设备,有独立设置的区域。

(二)转入PICU的患儿按病危病人进行管理,需要专人特护,强化时间就是生命的意识,关注病情的随时变化。

(三)主管医师必须是儿科医师,与上级医师共同查房会诊确定病情,每日有三级查房或主任查房,每日业务院长巡视。

(四)持续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每小时测量脉搏、血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一次,计24小时出人水量(尤其是尿量)。

(五)详细神经学检查(包括第6、7、9、10、11、12对脑神经,瞳孔大小与对光反应),小脑征候检查。

(六)根据病情每1-8小时测定动脉血液气体分析、血糖一次。每天检测血常规、电解质。动态复查胸片。每1-3天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一次。

(七)在每日动态监测血气、血糖、血象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实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波、脑脊液、脑电图、MRI等检查项目。

(八)及时送检病原学标本并确定病原。

五、危重病例的救治

(一)早期强化三大措施。

1、早期降颅内压:出现持续惊跳等神经系统表现时,限制入量,60ml-80ml/kg.d,给予以下脱水药物:

(1)甘露醇:0.5g/(kg.次),每4~6小时一次,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严重颅高压或脑疝时可加大剂量至1~2g/(kg.次),2~4h 1次;

(2)10%甘油果糖:0.5-1g/(kg.次),4-8h 1次,快速静脉滴注;

(3)利尿剂:有心功能障碍或肺水肿者,宜首先应用速尿1-2mg/kg,进行评估后再使用其他脱水剂或其他救治措施(如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

(4)人血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减轻脑水肿。用法:0.4g/(kg.次),常与利尿剂合用。

2、早期气管插管:

(1)气管插管指征:

①呼吸急促、减慢或节律改变;

②气道分泌物呈淡红色或血性;

③短期内肺部出现湿性罗音;

④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有渗出性病灶;

⑤血气分析异常:pH在7.25以下, PaCO2示过度换气或CO2升高,PaO2降低,BE负值在10以上。

⑥频繁抽搐或深部昏迷;

⑦ 面色苍白或紫绀,血压下降。

(2)机械通气模式:常用压力控制通气,也可选用其他模式,有气漏或顽固性低氧血症者,可使用高频振荡通气。

(3)机械通气调节参数:

①目标:维持PaO2在60-80mmHg以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35-45 mmHg,控制肺水肿和肺出血。

②有肺水肿或肺出血者,建议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60%-100%,PIP20-30 cmH2O(含PEEP),PEEP6-12 cmH2O,f20-40 次/分,潮气量6-8 ml/kg。呼吸机参数可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高与降低,若肺出血未控制或血氧未改善,可每次增加PEEP 2cmH2O,一般不超过20cmH2O,注意同时调节PIP,确保潮气量稳定。

③仅有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吸入氧浓度21%-40%,PIP 15-25cmH2O(含PEEP),PEEP 4-5cmH2O,f 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

④呼吸道管理:避免频繁、长时间吸痰造成气道压力降低,且要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血凝块堵塞气管导管。

此外,适当给予镇静、镇痛药,常用药物包括:咪唑安定0.1-0.3mg/(kg·h),芬太尼1-4μg/(kg·h);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4)撤机指征:

①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咳嗽反射良好;

②氧合指数(OI=PaO2/FiO2×100)≥300mmHg,胸片好转;

③意识状态好转;

④循环稳定;

⑤无其他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5)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应用:虽然ECMO已成功救治很多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但治疗EV71感染重症病例的经验很少。当EV71感染重症病例经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和液体疗法等治疗无好转,可考虑应用ECMO。而脑功能衰竭患者不宜应用ECMO。

3、早期抗休克处理:按照脓毒性休克早期表现的六条标准,对符合三条以上者及时扩充血容量,应用生理盐水10-20 ml/kg快速静脉滴入,之后进行评估。根据脑水肿、肺水肿的具体情况边补边脱,决定再次快速静脉滴入和24小时的需要量,及时纠正休克和改善循环。

(二)把握三项基本处理。

1、及时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指征:第3期和第4期可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第2期一般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选用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 mg/(kg·d),地塞米松0.2-0.5 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停用。

2、掌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指征:建议应用指征为:精神萎靡、肢体抖动频繁;急性肢体麻痹;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可按照1.0 g/(kg·d)(连续应用2天)应用。第4期使用IVIG的疗效有限。

3、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1)第3期:此期血流动力学常是高动力高阻力,表现为皮肤花纹、四肢发凉,但并非真正休克状态,以使用扩血管药物为主。常用米力农注射液:负荷量50-75μg/kg,维持量0.25-0.75μg/(kg·min),一般使用不超过72小时。血压高者将血压控制在该年龄段严重高血压值以下、正常血压以上,可用酚妥拉明1-20μg/(kg·min),或硝普钠0.5-5μg/(kg·min),一般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

(2)第4期:治疗同第3期。如血压下降,低于同年龄正常下限,停用血管扩张剂,可使用正性肌力及升压药物。可给予多巴胺(5-15μg /kg·min)、多巴酚丁胺(2-20μg /kg·min)、肾上腺素(0.05-2μg/kg·min)、去甲肾上腺素(0.05-2μg /kg·min)等。儿茶酚胺类药物应从低剂量开始,以能维持接近正常血压的最小剂量为佳。

以上药物无效者,可试用左西孟旦(起始以12-24μg /kg负荷剂量静注,而后以0.1μg/kg·min维持)、血管加压素(每4小时静脉缓慢注射20μg/kg,用药时间视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而定)等。

(三)注重对症支持治疗。

1、降温。

2、镇静、止惊:可选择安定、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注意气道通畅或在气管插管后应用。如普通镇静剂效果不好者,考虑给予咪哒唑仑或吗啡。若需要使用这类镇静药品时,须注意血压,若这些药物会造成血压降低,则应该立即停用。

3、保护各器官功能:特别注意神经源性肺水肿、休克和脑疝的处理。

4、纠正内环境失衡。

相关推荐

治疗手足口病的常见手段
很多人对手足口病都不会陌生,因为此病发生之后,会对我们的小孩子产生严重危害,但是我们的小孩子又不懂,家长有的时候也是很着急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治疗手足口病的常见手段有什么。
手足口病早期如何治疗
我们每个人都想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但是许多疾病隐患都会大家的健康带来影响,所以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起来,以免受到许多疾病的麻烦,就比如手足口这种病,那么手足口病早期如何治疗呢,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办法。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什么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两种疾病有很多的不同,发病的位置不同,传染的严重程度,还有级别都不同,并且感染的病毒也不同,传播途径,还有发病的高发期都不同。虽然两种疾病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是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手足口病防疫针有用吗
手足口病疫苗针是有用的,如果儿童本身的免疫力比较弱,并且还患有手足口病,那么防疫针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率,从而提高治愈率,从而攻克手足口病这种病症。最重要的是,儿童免疫系统比较差,需要免疫针保护。
手足口病能吃水果吗
手足口病患儿能否吃水果,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而定。倘若孩子存在一些诸如腹泻、呕吐以及恶心这些不良症状,那么这个时候是不适合吃水果的,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倘若没有这些不良症状,是可以适量吃一些水果的。
02:16
手足口病怎么护理
普通的手足口病护理,基本上就是保证足够的水的摄入量,清淡饮食,隔离护理,不要接触易感人群,一般的手足口病就很快的会自愈。重症手足口患儿,家长要能识别重症,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如果重症的手足口,护理起来就相对更加的密切。首先要积极的去医院就诊,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精神情况的变化,是否出现嗜睡,抽搐,神情萎靡等这些症状。还要观察末梢皮肤温度的情况,有没有突然的发冷,突然的皮肤发花,还要观察心脏节律的问题,会不会出现爆发性心肌炎早期出现心律失常的表现,这是重症手足口护理的要点。
手足口病有那些症状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非常简单,手足口病的症状就是手足和口都有一些皮疹,这个皮疹的形态也比较的多样,大多数是小红色的小皮疹,小丘疹,高出皮肤平面的,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小疱疹,里边像含有水泡一样的,但是比较硬,比较小,不像水痘的水疱那么大,里边含有水很多很光亮!然后好好像还能给它挤似的,手足口的皮疹就是很小!泡泡也很小很硬,红色的,高出皮肤平面的。孩子可能会有疼和痒的一些症状,口腔的那个皮疹就在烟颊部我们平时看到的小舌头附近,张开嘴以后把他的舌后部压下去,然后或者让他大声的说啊,就可以看到在烟颊部部分有红色的一些小皮疹。这个时候我们看手脚和口都有皮疹了,你这个患儿就可以诊断手足口病了。诊断手足口病第一要要紧的是先看看他发不发烧,测测体温,如果有发烧,这个时候看看体温多少度了,到了38度5左右我们就吃个退烧药,不到这个温度,我们吃点清热解毒的小中药,基本上3到5天这个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如果这个孩子的皮疹在逐渐的增多,全身都出现了皮疹,量也比较大,发烧持续高热不退,这个时候就要到医院就诊了。
语音时长 01:35

2019-10-23

54167次收听

手足口疫苗要打吗
手足口疫苗非常有必要接种的。目前我国研制了世界上唯一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准确的来说是针对肠道病毒71的这种病毒疫苗,对于预防重症手足口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六个月龄以上五岁以下的孩子可以接种这种疫苗,一共两针,间隔至少一个月。该疫苗只对肠道病毒71型有预防的效果,保护效率为90%左右。对其他的21种肠道病毒却没有预防效果,所以大家也不要以为接种了这个疫苗就不患手足口病了。那么只能预防一种肠道病毒,效果那么差,就不要给宝宝接种的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虽然只针对一个类型,但是这个类型是最关键的类型。在我国至少有一半的是重症手足口病是这一类型引起的。大约90%以上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也是这一型导致的,所以接种这一型的疫苗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建议越早接种对孩子的保护作用越好,最好是在一岁前完成接种。因为越小的孩子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几率是越高的。所以对于手足口疫苗,尽量去接种。
语音时长 01:33

2019-08-19

52522次收听

需不需要打手足口病疫苗
打手足口病疫苗如果三岁以下的孩子,所在当地流行手足口病,则建议接种,还有是在没有发烧、腹泻以及过敏的情况下,身体状态合适的时候可以接种。因为接种疫苗后可以降低感染机率,而且即使感染手足口病,相对症状也会减轻,五岁以上的孩子不一定要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因为患重症的概率很低,如果出现发烧腹泻,或者咳嗽症状的时候就不适合接种疫苗。家长是否给孩子接种手足口疫苗,取决于个人,国家并未强制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语音时长 01:08

2018-09-21

52394次收听

手足口病不发烧可不可以自愈
大部分手足口病不需要治疗也可自愈。但是要重视,有可能变成重症手足口病。比如并发神经性肺炎,或者脑炎、脑膜炎的病人,如果出现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危及生命,病情变化会非常快,甚至有些孩子最后可以导致死亡。所以多数情况下,手足口病能自愈,只有极个别孩子,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可能会变成重症,可能存在危及生命的风险。因为手足口病本身是病毒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理论上说是自限性,不治疗可以自愈,尤其不发烧没有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10

2018-09-21

57454次收听

01:44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的疾病。如果患儿为轻症的手足口病,一般情况良好,这样的手足口病患儿,通过服用清热中成药,就可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需要对患儿,进行特殊的治疗。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注意督促孩子,在平时大量喝水,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患儿进行清淡饮食。家长需要注意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手足口病患儿,没有发展成重症的手足口病,便不需要对孩子进行特殊的治疗。如果是重症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对于并发肺病、肺炎的患儿,肺炎往往容易为神经性肺炎。如果孩子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的症状,就一定要及时进行抢救。如果孩子并发脑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家长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
01:30
手足口病会留后遗症吗
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不会留后遗症。手足口病主要是以手、足以及口部,出现水疱为特征。一般手足口病的病情,轻而短暂,在儿童的群体较为多见。有大部分的手足口病患儿不会留下后遗症。因为手足口病本身属于消化道的传染性疾病。如果是手足口病轻症的患儿,没有出现发热,以及相关的并发症,1周到2周就可以彻底痊愈。但是,有个别的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一些三岁以下的小孩子,非常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无菌性脑炎、脑膜炎以及病毒性肺炎等并发症。有极个别的孩子,会出现脑炎非常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患儿出现脊髓炎。在患儿的脊髓受损伤以后,可能会留下少数神经系统的后遗症,例如肢体瘫痪等。
01:31
手足口病的饮食
对于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来讲,平时在孩子的饮食上需要注意,在手足口病的急性期,手足口病的患儿应该进行清淡饮食,在病初应该以牛奶、豆浆、米汤以及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要注意少食多餐,注意维持孩子基本的营养需要;家长需要注意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要禁食冰冷、辛辣以及酸咸等刺激性的食物。在手足口病的治疗期间,患儿应该注意不吃鱼、虾以及蟹类;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喂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大鱼大肉难以消化,不要给孩子的胃肠增加负担。如果孩子出现明显的口腔难受,吃不下东西,家长可以给孩子喂食相对较凉的食物,比如饮用凉白开,可以缓解口腔疼痛。在手足口病的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但营养要高。大约十天左右,可以恢复正常饮食。
02:06
手足口病会复发吗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有很多种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比如EV71病毒、柯萨奇病毒,还有艾柯病毒。柯萨奇病毒里,又有很多亚型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最重要的是,可以反复得手足口病,比如这次患上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对EV71病毒有抵抗力,但是下一次幼儿园流行柯萨奇病毒6型,还有可能还会再感染柯萨奇6型,然后再得一次手足口病;下一次,又突然有孩子得了柯萨奇A10感染的疱疹性咽峡炎,或者手足口病,孩子就有可能再被传染一次。有的儿童会得两次手足口病,甚至三次手足口病,这个可能性比较低,所以常说手足口病可以得很多次。但是,针对某一种病毒引起,比如EV71引起的病毒,基本上患病痊愈以后,就不会再复发,不会得两次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但是可以因为其他的病毒感染再得一次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严不严重
手足口病之所以要提高警惕,是因为有少数的手足口病会出现并发脑炎的情况。手足口病第一期是出疹期,大部分人在这个时期痊愈,然后少部分人会发展为第二期——神经系统受累期,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孩子嗜睡、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肢体的不自主抖动或者肢体活动障碍,某一侧肢体无力或者是整个上肢或者下肢活动都没有力气,这是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少数人会发展到第三期——心肺功能衰竭的前期,这个时期会有心率快、呼吸快、呼吸节律不规整或者是皮肤发花、湿冷这些表现。最危险的情况是到了心肺功能衰竭期,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这个时期可能有血压偏低、心率减慢或者是咳嗽,咳出粉红色泡沫痰。这个时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病死率还是很高的。之所以担心是因为有极少数的手足口病患儿会进入心肺功能衰竭期,大部分死因就是神经源性的肺水肿。
语音时长 01:44

2018-09-14

5267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