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药汤药煎服法和膏方服用常识及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8-04-1355838次浏览

中药服药时间如何选择?服用中药时间点的选择对于中药疗效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服用中药时机大致可概括为六个时间点。第一饭前服,第二饭后服,第三餐间服,第四空腹服,第五睡前服,第六隔夜服。

饭前服,一般指饭前30-60分钟服药,多治疗虚证和胃肠道疾病,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较快的通过胃进入肠道,从而较多的被吸收而发挥作用,并最大限度减少胃内食物稀释药液而影响药物疗效。饭后服,一般指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一般治疗心肺胸膈等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另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饭后服用也可以减少对胃肠粘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物也宜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餐间服,是指在两餐之间服药,这可以有效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物多宜餐间服用。

空腹服:一般是指早晨空腹服用药物,多针对滋补作用的汤药,空腹服用有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此外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血药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再则,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应当选用空腹服药的方法,以增强药效。

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多使用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或频服(每隔1-2小时服一次),慢性病则要按时服药。总之,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以尽量发挥药物的预防、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为原则。我开的中药,一般是扶正兼以祛邪,方药中多会加用一些抗肿瘤的清热解毒中药,因为这些中药在抗肿瘤的同时往往会对胃肠道产生一定影响,并且我的中药往往要求患者坚持服药时间较长,所以在开完中药后,都要嘱咐患者要饭后半小时服药。下面,我再给大家讲一讲中药煎煮方面的常识。一般一副汤药每天分两次温服,早、晚各服1次。但根据病情,也可以一天服3次,分早、中、晚各服1次,有的一天只服一次,有的一天服几次,有的也可以煎汤来代替茶饮。像我的的汤药,一般选择早晚各服一次。

在中药服药温度方面,我们也要做一些简单介绍,首先来介绍一下温服,一般的药物都应当温服,像我开的汤药一般以平和补益为主,就属于此列,当温服,也就是药煎好后放一会儿,待其不冷不热时服用。不增加脾胃负担,有利于药效吸收。热服,凡伤风感冒的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此外,风湿寒证,也多选用热服的方法,以热驱寒。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一般是指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但个人建议,肿瘤患者脾胃虚弱,一般不赞成冷服。顿服,是指药性峻烈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药等。频服,凡咽喉病者、呕吐病者,宜采用频服的方法,缓缓服下,能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使较快见效。有一些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患者,就最好采用此种服药方法,待呕吐减少后,再转而采用温服法。

在门诊上,好多患者都问中药应当怎样煎煮,因为中药煎煮的方法很多,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仅以我的汤药为主做以说明。我开的中药,一般要先用冷水浸泡2个小时,然后将药物和浸泡的水一同放入煎锅中,煎锅一般以砂锅为最佳,先用大火,也就是武火快速将药煮沸,后将火调小,用文火慢慢煎煮,大约45分钟。将药汁倒出,往药锅里加入温水,再同前法煎煮30分钟,将药汁倒出与第一次的药汁混匀,然后再一分为二,早晚温服各一次,每次温服大约150ml。有人会问到底要加多少水,因为锅的大小不同,所以我只能告诉大家加水的标准是煎煮45分钟后,倒出的药汁大约为150ml为度。

下面我再给大家讲讲中药忌口方面的事。中医忌口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甚至每个医生都不尽相同,这与他们所面临的病种和所开具的方药有关。下面我们团队的汤药,针对肿瘤患者提出几点中药忌口方面的建议。肿瘤患者,经研究发现,80%以上患者都处于营养缺乏的状态,所以过度的忌口是不可取的,只有保证充足的营养,平衡的饮食,才能促进机体的康复,药物的吸收。所以我们主张患者不用过分忌口,只需不要服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即可。另外,根据病种,如肺癌,建议不要吃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乳腺癌卵巢癌不要吃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以防止提高雌激素水平,消化道肿瘤少吃或不吃不利于消化的食物。没有特殊提到的饮食与正常养生饮食相同,不可偏食,荤素搭配。

现在膏方养生保健很火,各个医院也都成立了膏方门诊,我们团队也就肿瘤患者的具体治疗阶段研制了多种膏方,如补气膏、补血膏、滋阴膏、健脾膏等等,均采用药食同源的药物制作,经长时间熬制,用阿胶、蜂蜜等浓缩收膏而成,我们团队任务膏方的使用既要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特点,同时还要保证膏方的口感和安全性,膏方的合理使用往往使得患者获益。比如我们研制的治疗肺癌的肺癌1号方,防治放化疗副反应的生血方等等,就是根据现代医学治疗的不同阶段,如手术后,放化疗后,肿瘤维持期等等,根据患者的普遍体质特点,研制出的膏方,既可改善患者虚性体质,而且还可以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同时服膏方的时间要因病而异。也会分为空腹服、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等几种。以滋补强身为主的膏方,建议空腹服,此时胃肠空虚,吸收力强。如空腹服有不适感,可改为半空腹服;针对胃肠道疾病或脾胃功能欠佳者,宜在饭前一小时服;针对肺系、心血管等疾病,于饭后15~30分钟;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膏方,则在睡前 2~3小时服。,比如膏方肺癌1号方,因为有清热解毒的抗肿瘤作用,所以建议是饭后半小时服用。另外,服膏的方法主要也有三种,有冲服、调服、噙化三种。冲服即取适量药膏,以白开水冲入后搅匀,使之熔化后服下。调服,是在膏中加黄酒或水,用碗、杯隔水炖热,调匀后服。如方中用熟地黄、山萸肉等滋腻药较多,且配药中胶类剂量又较大,则膏药黏稠较难烊化,应用开水炖烊后再服。也可将温热的黄酒冲入服用;噙化又称含化,即含在口中慢慢下咽,让药在口中慢慢溶化,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我们团队开的膏方,建议用中药汤药冲服,这样可减少患者服药次数和饮水量,为患者提供方便,而且也可以到达滋补治病的效果。

服膏剂量,一般早晚各一次,服膏剂量多少,应根据膏方性质、病情轻重等决定。服用以汤匙一匙为宜,约合15~20毫升。早晚各一次。初次服用者一般小量试服,再逐步增加。每次服药一定要定时、定量。服用膏方的益处数不胜数,但服用膏方前一定要对膏方的治疗目的以及治疗作用有所了解,选用符合自身适合的膏方,不要自己盲目选择,一定要听从医师的建议,咨询清楚膏方中的主要药物,因为在服用膏方期间,如误食所禁忌的饮食,常使膏方疗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等补气膏方时,就应忌食萝卜。服含首乌的膏方要忌猪血、羊血及铁剂。膏方不能与牛奶同服。服膏方时一般不宜用茶水冲饮。服用膏方期间,出现任何不适,都建议停用膏方,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特别怕热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特别怕热爱出汗是一种阴虚的表现,阴虚内热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五心烦热。别人觉得这屋子里不热,阴虚的患者就老觉得屋子很热,要开空调开到很低的温度。刚刚出现特别怕热爱出汗的症状应该进行中医中药的干预治疗。中医讲究早期治疗,截断病势。
语音时长 01:08

2021-12-30

97060次收听

自汗是阴虚还是阳虚
一般不动则出汗,动则汗剧者,为自汗。中医认为阳气卫外,当体内阳气不足时,卫表功能便会下降,营阴可变成汗液,从毛孔向外散发,运动时出汗较多。
02:21
大便不成形是湿气重吗
大便不成形和湿气有一定的关系。正常的大便肯定是成形的,颜色是棕黄的,不能有太多的黑色,类似于香蕉状的这样的一个大便,把它作为一个最正常的大便。如果是一次偶尔的便溏可能你吃的什么不洁的食物导致,长期大便稀溏的现象,就视同为一种病理现象。大便稀溏跟湿气是有关联,因为脾气亏损导致湿浊中焦,湿浊中焦、脾胃功能障碍,有时候它传运不畅,传运不达,也会出现脾气稀溏的现象,所以便溏跟湿气有关联,但是不是绝对一定有关联。
02:06
怎样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可服用一些补泻平衡的药物。中医认为,免疫力降低的人常有气虚、阳虚或者阴虚的症状,很多人为了提高免疫力,会服用大量的进补食物或药品,这种方法非常不可取,盲目过度进补不但不会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可能会导致脾胃壅滞,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对于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应该合理进补,可服用一些补泻平衡的药物,如人参固本口服液,调理脾肾,滋阴益气,固本培元,针对阴虚、气阴两虚的人群,既能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也利于改善睡眠状态,缓解疲劳。
经常抖腿能瘦腿吗
经常抖腿,并没有达到运动量,脂肪无法燃烧,所以不能达到瘦腿的目的。另外长期的走腿也有一定的弊端,会影响到腿型,因此应该避免想要快速瘦腿,可以经常性的做仰卧、坐姿、俯卧等等动作,长期的坚持可以燃烧局部脂肪,达到瘦腿的目的。
痰湿体质中成药有哪些
痰湿体质的人需要选择含有补脾、补气祛风或清热、除湿、滋阴养血功效成分的中成药。第一,含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材的药物。这类药物比较简单,只有黄芪、防风和白术三种药材,也就是玉屏风散;其中黄芪是补脾、补气的代表药物,特别适合身体虚弱、容易出现盗汗症状的患者;而防风可以有效祛风,白术也能健脾益气,三者合用是治疗痰湿体质的不二之选。第二,含有龙胆草、黄芪、车前子等药材的药物。这一类药物使用因为痰湿而导致脸上泛油光,脾气急躁,喜欢长痘痘的患者。因为药材中含有龙胆草、黄芪、车前子等药材,因此能够有效的达到清热、除湿、滋阴养血的功效。如果其中再有柴胡等药材,更是能够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第三,使用平胃散可以治疗的一些病症。平胃散历史悠久,素来被用来治疗痰湿,是燥湿祛痰、行气健脾的良方。平胃散不仅可以治疗痰湿,更是可以治疗因其引起的腹胀、厌食等症状。
语音时长 02:04

2020-01-14

58589次收听

02:55
手脚冰凉容易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脚冰凉容易出汗可能由于肾阴不足,脾胃不足,末梢循环障碍,慢性病导致。一、肾阴不足引起手脚心冰凉、容易出汗。如果肾阴不足,往往同时还能见到腰酸、五心烦热、精力下降、肾虚的表现。可以进行补肾治疗。比如吃金匮肾气丸或知柏地黄丸等进行调理。二、脾胃不足也可见手脚冰凉容易出汗。可以服用健脾、补益的中药进行治疗;三、手足心出汗可能与末梢循环障碍有关系。四、手足心出汗还可见于慢性病,一定要辩证地分析。在临床上对情况综合做分析判断。
02:23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在中医上并没有明确的湿气这个词,湿气其实是一种邪气,俗称湿气。湿气重的症状表现为身上起水泡、口气比较重、大便黏腻、食欲不振等。湿气重了就需要化湿,药物治疗的话,以健脾化湿的中药为主。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生活习惯的改善,平时生活中要加强锻炼,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祛除湿气,还有益于身心健康。药补不如食补,饮食上还是以清淡为主,湿气重的时候会比较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所以要控制自己的饮食,改变饮食结构,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因为辛辣的食物会伤及脾胃,脾胃功能的退化会加重湿气。
体内湿气重如何祛除
体内湿气重怎么祛除?首先可以通过食疗,比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汤等,都具有祛湿的功效。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的材料中,煲成粥或煮水喝。二、运动。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够加速体内湿气的排出。跑步、竞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强体内的水分代谢。湿气重的人大多数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三、清淡饮食。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以及水分代谢。保护好胃肠道的最好方法就是清淡、适量、均衡的饮食,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容易消化,易造成胃肠的闷胀、发炎,所以不要吃。
语音时长 01:40

2019-09-04

56507次收听

01:26
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手脚冰凉通过食物、药物、按摩等方式调理。手脚冰凉往往与血液循环有关,需要促进循环,饮食方面多吃甘温食物,比如牛羊肉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并增加能量。药物方面,甘温的药物尤其是活血化瘀、甘温活血的药物比如当归、黄芪,还有活血化瘀药物,都具有改善手足冰凉的作用。因为手足冰凉通常属于阳气虚或者气血循环不畅,应该加强运动;也可以做局部按摩,比如艾灸、针灸或局部温疗等。
茯苓的作用功效
健脾胃,化湿气,安神,助眠,治脱发。茯苓可是一味非常好的药,慈禧太后就经常服用茯苓,茯苓做的一些保健品,像茯苓饼,它有很好的健脾胃化湿气的作用。如果体内有湿气的时候,可以用上茯苓。茯苓还有作用是什么,它有很好的安神的作用。所以当睡觉不好的时候,可以用上茯苓,甚至是茯神,也是来自于跟茯苓是同一科属的,它有很好的助眠的作用。还有一类人群有脱发,也是可以用到大剂量的茯苓,起到治疗脱发的作用。这些都是茯苓特别好的一个功效,那么可以针对自身的不同的需求,酌情的去选用。
语音时长 01:46

2019-06-06

77172次收听

五味子泡水喝的功效
五味子是补益类中药材,对五脏器官功能有一定的调理性效果,而如果用五味子泡水喝就会有极高的滋补保健价值,主要具有补肾壮阳、敛肺止咳以及减压除烦等功效,而且可以帮助调节血压值,长期少量服用还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小茴香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当中茴香也是不可少的香料,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所以非常受人们的欢迎。今天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小茴香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它的香气主要是来自茴香脑,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小茴香还是一味中药吧,那么小茴香的作用都有哪些呢?
特禀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特禀体质又称特禀型生理缺陷、过敏。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主要包括过敏体质、遗传病体质、胎传体质等。特禀体质的人会出现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是因为卫气虚损不能抵御外邪所致。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特禀质养生以健脾、补肾气为主,以增强卫外功能。
气虚体质是什么
气虚体质是人体体质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一、动力不足,经常会比别人要更容易累;二、推动能力不足,出现低血压,会头晕;三、温煦能力不足,手脚凉,容易怕冷;四、防御能力不足,容易被传染感冒或肠胃不适。
语音时长 02:49

2018-04-26

5444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