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阴道炎有几种治疗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阴道栓剂、中药熏洗和调节阴道微生态平衡等。该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外阴瘙痒、豆腐渣样白带及排尿灼痛。
1、外用抗真菌药物
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软膏等可直接涂抹于外阴及阴道口,缓解局部瘙痒和红肿。这类药物通过破坏真菌细胞膜发挥作用,适用于轻中度感染。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与眼睛接触。孕妇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2、口服抗真菌药物
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系统性抗真菌药适用于反复发作或重度感染。药物经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或肝功能异常。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特定药物同服。哺乳期女性禁用。
3、阴道栓剂
制霉菌素阴道栓、克霉唑阴道片等可直接置入阴道深部,局部药物浓度高。使用前需洗净双手,建议睡前给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可能出现阴道灼热感等轻微刺激症状,通常1-2天自行缓解。
4、中药熏洗
苦参、黄柏等中药煎汤熏洗可辅助缓解症状。中药成分具有清热燥湿功效,但无法彻底杀灭真菌。熏洗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下,每日1次,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皮肤破损者禁用。
5、调节微生态平衡
乳酸菌阴道胶囊可补充阴道益生菌,抑制念珠菌过度繁殖。适用于治疗后恢复期或预防复发。使用期间避免冲洗阴道,建议搭配低糖饮食。对乳制品过敏者慎用。
治疗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香皂或洗液过度清洁阴道,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饮食需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发酵乳制品。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发热、盆腔疼痛需及时复诊。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中断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