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皮肤瘙痒症怎么治疗
皮肤瘙痒症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光疗、中药调理等方式治疗。皮肤瘙痒症通常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神经功能障碍、肝胆疾病、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
皮肤干燥是引起瘙痒的常见原因,日常需使用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湿霜,避免频繁洗澡和过热的水温。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有助于缓解症状。若伴随脱屑或皲裂,可选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型润肤剂。
2、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适用于过敏性瘙痒。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嗜睡,建议夜间用药。对于慢性荨麻疹或湿疹继发的瘙痒,需连续用药2-4周。用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3、糖皮质激素药膏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中弱效激素可短期用于局部瘙痒。面部和皮肤薄嫩部位使用不超过1周,强效激素禁用于儿童和长期使用。若合并感染需联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
4、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对尿毒症性瘙痒和特应性皮炎有效,每周2-3次,累计15-2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需佩戴护目镜,照射后加强保湿。光敏性疾病患者及皮肤癌高风险人群禁用。
5、中药调理
当归饮子加减可养血润燥,适用于老年性瘙痒;龙胆泻肝汤适合肝胆湿热型瘙痒伴口苦。外洗可选用苦参、地肤子等煎汤湿敷。中药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含重金属的偏方。
皮肤瘙痒症患者应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使用无皂基清洁产品。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和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和南瓜摄入。合并糖尿病或肝病等系统性疾病时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定期监测血糖和肝功能。夜间瘙痒显著者可睡前用冷毛巾湿敷,床品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材质。若症状持续2周无缓解或出现皮肤溃烂、发热等表现,须及时就诊排查恶性肿瘤等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