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是一种什么病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和肺部特殊炎症等。鼠疫可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等类型,主要通过染疫跳蚤叮咬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1、病因与传播
鼠疫的病原体为鼠疫耶尔森菌,自然宿主主要是啮齿类动物。人类感染主要通过被染疫跳蚤叮咬、接触感染动物组织或吸入肺鼠疫患者的飞沫传播。旱獭、黄鼠等野生动物是常见传染源,家猫也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2、临床表现
腺鼠疫表现为突发高热和局部淋巴结肿痛,常见于腹股沟和腋下;肺鼠疫起病急骤,出现寒战高热、胸痛、咳血痰和呼吸困难;败血型鼠疫可见广泛出血、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皮肤可能出现瘀斑或坏死。
3、诊断方法
确诊需进行细菌培养、PCR检测或血清学检查。淋巴结穿刺液、血液或痰液中发现鼠疫耶尔森菌可确诊。流行病学史和典型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和D-二聚体异常增高可作为辅助指标。
4、治疗措施
早期使用链霉素注射液、多西环素片或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抗生素可显著降低死亡率。重症患者需隔离治疗并给予液体复苏、呼吸支持等综合措施。接触者需预防性服用复方新诺明片等药物,医护人员须采取三级防护。
5、预防控制
灭鼠灭蚤是根本措施,疫区居民应避免接触野生动物。肺鼠疫患者必须严格隔离,接触者需医学观察。目前国内使用鼠疫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但保护期有限。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报告疾控部门。
预防鼠疫需保持环境清洁,及时处理死鼠并使用驱虫剂。疫区居民应穿着长袖衣物防止跳蚤叮咬,避免接触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出现高热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疾控部门需加强动物间疫情监测和应急储备,确保防控物资充足。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鼠疫是由什么引起的
- 2 什么是鼠疫
- 3 腺鼠疫和肺鼠疫的区别
- 4 鼠疫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 5 鼠疫为什么这么可怕?
- 6 怎样确定得了鼠疫
- 7 鼠疫怎么传染
- 8 鼠疫比sars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