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牙周炎牙周病产生原因
牙龈炎、牙周炎、牙周病通常由牙菌斑堆积、口腔卫生不良、吸烟、激素变化、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牙周炎是牙龈炎进展后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牙周病则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在内的多种牙周组织疾病。
1、牙菌斑堆积
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生物膜,长期堆积会刺激牙龈引发炎症。牙菌斑中的细菌代谢产物可导致牙龈红肿出血,未及时清除可能发展为牙周炎。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牙缝能有效减少牙菌斑。牙周炎患者需定期接受超声波洁治或龈下刮治。
2、口腔卫生不良
刷牙不彻底或方法错误会使食物残渣滞留,促进牙结石形成。牙结石压迫牙龈并成为细菌温床,可能引发持续性牙龈出血和口臭。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两次,配合冲牙器清除隐蔽部位菌斑。重度牙周炎可能需要翻瓣手术清除深层牙石。
3、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牙龈血管,降低局部免疫力,使牙周组织更易受细菌侵袭。吸烟者牙周袋深度常比非吸烟者严重,且对治疗反应较差。戒烟可显著改善牙龈微循环,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尼古丁贴片辅助。
4、激素变化
妊娠期、青春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轻微刺激即可引发妊娠性牙龈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牙龈更易出现肿胀和化脓。这类人群需加强口腔监测,孕妇可选用软毛牙刷减轻刺激。
5、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缺陷会导致胶原代谢异常,使牙周组织修复能力下降。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常有家族史,表现为早发性牙齿松动。此类患者需早期干预,可能需长期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控制感染。
保持每日两次有效刷牙、每年1-2次专业洁牙是预防牙周疾病的基础。出现牙龈持续出血、牙齿松动时应及时就诊,牙周炎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甲硝唑片或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但须严格遵医嘱。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吸烟者建议逐步减量直至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