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姨妈子宫内膜脱落
子宫内膜脱落是月经周期的正常生理现象,主要由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引起。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组织会与血液混合排出体外,通常持续3-7天,可能伴随轻微下腹坠胀、腰酸等不适。
月经周期中,随着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血管收缩导致内膜组织缺血坏死,最终剥脱形成月经血。脱落的内膜组织呈碎片状,可能混有少量血块,颜色多为暗红或鲜红。健康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在月经前可达10-14毫米,脱落过程通常从子宫底部开始逐步向宫颈方向扩展。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但多数疼痛程度较轻且可通过热敷缓解。
若出现超过7天持续出血、大量血块、剧烈腹痛或经血颜色异常发黑等情况,需警惕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理因素。异常脱落可能伴随月经量超过80毫升、贫血症状或非经期出血,此时应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水平检测。部分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可能出现内膜脱落异常,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点滴出血。
保持经期卫生,选择透气棉质卫生用品并每2-3小时更换,避免盆浴和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减少生冷辛辣刺激。若痛经影响生活,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酮洛芬肠溶片等药物,但禁止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调节月经。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异常出血需及时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怎么造成月经失调的
- 2 月经失调怎么引起的
- 3 什么是月经失调
- 4 月经失调是怎么引起的呢
- 5 月经失调是怎么引起的呢?
- 6 月经失调什么引起的
- 7 月经失调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
- 8 月经失调是怎么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