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哪些中药具有免疫调节的抗癌作用

59828次浏览

某些单味抗癌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黄芪:研究证实黄芪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此外,据报道黄芪水煎液低浓度可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高浓度时则抑制T淋巴细胞转化。这表明,黄芪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是很有希望的免疫调节剂。

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也都有增强作用。其能抑制初次免疫小鼠的特异性玫瑰花形成细胞的增生,还可使胸腺萎缩,故也兼有免疫促进和免疫抑制的双重作用。

近50年来,国内应用中医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来治疗肿瘤取得了良好疗效。特别是对于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应用中药可显著改善放、化疗造成的免疫抑制和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提高放、化疗的完成率,延长生存期。

近40年来,恶性肿瘤的化疗进展较快,但至今尚未发现有高度选择性及特异性的化疗药物。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不仅杀伤肿瘤细胞,也杀伤正常细胞,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直接影响化疗的治疗效果,甚至迫使化疗停止。中医药在提高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国内的研究表明,由党参、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等制成的健脾益肾冲剂,可通过增高癌细胞有杀伤作用的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等途径,有效地防治化疗导致的免疫功能抑制。对于手术后胃癌病人,尽管病期比较晚,应用健脾益肾冲剂合并化疗仍可使病人的远期生存率明显提高。

放疗是利用电离辐射(射线、λ射线或电子)来治疗恶性肿瘤以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其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同时产生生物效应和破坏作用。由黄芪、生地、银花、黄连、女贞子等制成的扶正解毒冲剂,可增强放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骨髓抑制,提高放疗完成率。临床研究已表明,应用中医药配合放疗治疗各种肿瘤,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可以使放疗引起的全身和局部的毒副反应少发生或者反应程度较轻。这方面研究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

中医药治疗方法用于肿瘤的康复,可通过增强、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途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对患者进行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所得到的病情资料的详细采集,从症状、体征入手,结合体质、环境等因素,参考有关肿瘤的各项理化检查,做到全面分析病情,以得出辨证的结论,作为治疗的依据,从而最终确定治疗方法,选用相应的中医治疗方药。

对以正虚为主的肿瘤病人,要以扶正的中药为主,兼顾祛邪;对以邪实为主的肿瘤病人,要以祛邪的中药为主,兼顾扶正;对正虚邪实的肿瘤病人,可扶正祛邪同时并举。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增强、调节免功能的同时,改善肿瘤患者的不适症状,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瘤细胞的发展,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肿瘤病人的康复。

相关推荐

癌早期到中期一般多久
癌症从早期发展到中期的时间差异较大,通常为1-5年,具体进展速度与癌症类型、分化程度、患者免疫状态等因素相关。不同癌症的生物学行为差异显著,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进展缓慢,可能数年仍处于早期阶段,而胰腺癌或小细胞肺癌可能在数...
癌症瘤缩小了是不是好事
癌症肿瘤,实体性的肿瘤,也就是有占位效应的肿瘤,或者是说的白一点,就是体内长了一块东西,长一个肿块。这种实体性的肿瘤经过一些治疗以后会缩小,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比如说化疗,通过化学药物的输入,或者通过放射性的治疗照射,或者是通过介入治疗,比如说通过肿瘤的供血动脉的栓塞,栓塞治疗,肿瘤都会缩小,这种情况当然是一种好事,是非常好的好事。肿瘤如果不是通过治疗造成的缩小,比如说肿瘤因为生长太快,中心的肿瘤得不到充分的血液的供应会出现坏死、液化,肿瘤也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体积的变小,相对来说是好事,但是也说明肿瘤的发展太快了,有些程度太高了,所以这时候就不是好事。因此癌症肿瘤又是实体瘤缩小了是不是好事,要看具体的情况,具体的分析。
语音时长 01:31

2021-07-09

90956次收听

不痛不痒痔疮会不会癌变
痔疮主要是三种类型:一种痔疮指的是内痔。所谓的内痔就是直肠的静脉丛,它的扩张,血液回流困难,直肠静脉丛的血液在直肠部位回流不回去形成一个扩张的静脉团,这就是内痔。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内痔和外痔、混合痔,当然另外一个就是外痔。在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当中,内痔是完全不会疼的,内痔就是一个曲张的静脉团,不疼也不痒,只是如果内痔静脉团比较大的时候或者是有一些感染等等,出现内痔脱垂的情况下,一般可能有肛门的不适,一般也不会出现疼痛。因此所谓的不痛不痒的痔,一般就是内痔,内痔显然就不是癌症。
语音时长 01:14

2021-07-09

68209次收听

02:05
靶向药是终身服用吗
这种药物是不是终身服药,首先要看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肿瘤细胞如果总是应用这种靶向药物来进行治疗,肿瘤细胞为了生存就会改变对某些分子的结构,或者是改变细胞本身的结构来回避这种靶向药物的攻击,这时候再用这种靶向药物就已经失效了,或者是出现靶向药物的耐药的问题。因此这时候可能要换药治疗,当然靶向药物现在一般价格可能也比较贵,经济负担也是要考虑的方面。另外就是靶向药物的效果,还要考虑一些靶向药物的副作用,要综合起来来判断。
02:11
癌症会传染吗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力的数据说明癌症会传染,但是引起癌症的一些疾病会传染。常见的一个是肝癌,有一些慢性肝炎,尤其慢性乙肝最多,时间久了以后,如果控制的不好,就会出现肝硬化的情况。肝硬化的过程中,肝细胞就反复的增生、分裂,时间一长,可能会发展成原发性肝癌,肝癌肯定不会传染,但乙肝本身会传染。另外就是妇科的肿瘤,宫颈癌和HPV的感染密切相关,HPV感染以后造成宫颈癌,HPV是会传染的,但宫颈癌不会传染。
02:05
癌症早期症状
几乎所有的肿瘤早期的症状都不是特异性的,也就是不是身体上出现了某种症状,就一定是肿瘤,因为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所以癌症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的。癌症早期的一些症状往往和基础疾病有关系,比如说胃癌,胃癌的早期症状是一些胃的慢性疾病的症状,像慢性胃炎或者胃溃疡的症状,上腹胀、上腹痛,或者叫胃胀、胃痛。另外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吃完饭以后食物在胃里面下不去,堵在胃里,胃不舒服。另外还会出现烧心、吐酸水这种症状,也就是一般的胃炎或者胃溃疡症状,不是胃癌早期的特异性症状。
怎么减少肿瘤病人治疗少走弯路
肿瘤这个病因为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它涉及的部位多,病种类型多。其次,实际治疗的专业学科多。呼吸科就一个专业的医生专门治呼吸病,糖尿病就是那一群人治疗糖尿病。只有癌症这个病,内科药物可以治疗,外科手术可以治疗,放疗机器可以治疗,还有别的很多学科,中医中药还可以吃汤药。在这种情况下那就要小心,各自有自己的专业,不同的专业有它自己的手段和技术,所以就要。第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现在自媒体时代,还有信息时代要多多收集很多信息情报。第二,咨询很多专家。第三,多走走。听听不同的专家对这个疾病他的看法,各种手段对比对比,哪些手段对你这个病的部位、分期更有特色、更有优势。通过这样对比以后得到有效信息,再通过网络上的平台去查询、咨询,就找到了突破口,去寻找最佳的方式。所以看病的时候不要啥也不问,什么也不了解,就砸到某一个科,这样就容易进入误区,进入死胡同。所以应该先了解情报,搜寻资料,得到第一手材料以后,再去找到认为最合适你的方法的学科,去寻求治疗和咨询。
语音时长 01:24

2020-07-17

50222次收听

癌症患者能吃燕窝吗
燕窝又叫燕菜,是燕子分泌出来的唾液和其它物质一起造成的巢穴。但是对于癌症病人来说,在早期的时候是能吃燕窝的,因为可以增强免疫力,让患者的创口更快的恢复。但是对于晚期的癌症病人是不能吃燕窝的,因为不但起不了任何作用,还容易加速癌细胞的繁殖,给自己带来危险。
怎么算肺癌早期
早期肺癌定义为可以手术切除并以治愈为目的的一个肺癌,因此一期到3a期非小细胞肺癌,都被称为早期肺癌。入组早期肺癌的,是一期和二期小细胞肺癌。对肺癌的定义标准,是3A期前的非小细胞肺癌。对早期肺癌的定义,还可以有严格的标准,比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认为早期的肺癌只限于一期的一个小细胞肺癌,包括隐性肺癌,比如T1期、T2期,但是没有淋巴结、没有转移,还有没有远处转移。第八版的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的发表,一期又分为1A1、1A2、1A3和1B期。病理发现,五年生存率分别达到90%、85%、80%、74%,其中1A1期到1A3期五年生存率均大于80%。早期肺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认为是从1A1期到1A3期;肺癌早期就是早期肺癌,相对于中期、局部晚期或晚期肺癌而言的。但国内国外对早期肺癌的定义存在差异,在国内,呼吸内科、胸外科、放疗科、放射科,对早期肺癌的鉴定也存在着差别。另外肿瘤的大小是小于3厘米就是结节,而且没有支气管周围淋巴结、没有胸膜这些转移。一期肺癌通过检查做完手术以后是痊愈状态,目前为止十年生存率接近于百分之百。因此早期肺癌的发现,具有临床价值。
语音时长 01:09

2019-05-24

62054次收听

03:25
早期肺癌筛查流程
早期肺癌筛查的流程首先是去体检中心或者医疗机构进行挂号或者预约;然后按时间去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检查后影像科大夫根据影像的表现,比如首次检查发现一个明确的一公分以上的结节,此时患者可以进行增强、穿刺、活检或者是肿瘤基因的检测,然后进一步明确诊断。磨玻璃结节和混杂结节如果在一年或者是半年到一年之间进行复查以后,发现实性成分增加或是出现实性成分,则提示恶性的可能比较大。如果实性结节也发现有增长,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它的性质。
能量聚焦以及它的应用
放疗可以比作“火箭军”,癌症是一场“反恐战争”。有三种手段,第一是刀,但刀也在进步,以前是菜刀甚至是那种马刀杀人,现在手术刀很漂亮,有激光刀、有超声刀,切下去都不出血,这是刀本身也在进步;当然围手术期管理、抗菌素的应用,手术过程基本不出人命,这都是手术本身的进步。但刀片切除肿瘤,眼睛看见肿瘤的范围没有改变,围手术期保障非常健全。第二是放疗,其实放疗发展有一百多年,历史并不短,但它以前都很落后,从地雷、手雷、手榴弹、火炮,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到今天的火箭弹。既要有当年目视距离、能量低、靠手扔,举个例子,到了今天计算机的计算精准度、全球卫星的扫描、对目标的发现、计算机计算经度纬度、打击的强度、根据不同的目标的深度、它的墙壁厚度和有没有钢筋混凝土或者地下几十公里加不加核弹头。是变成这样一个过程,而且精度高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的避免,就是四面八方的能量向一点聚焦,最早手雷、手榴弹是一个方向往前扔,扔到目标炸到表面炸不到深度。放疗发展一百多年,它经历了漫长过程,有三大技术进展,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体内任何部位的目标能够准确发现大小、多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第二,放疗装备的发展,定位精度、计算机的计算、能量的聚焦甚至能量打击目标以后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评价和有效的避免,这都是上百年的科技,多种技术的融合才能达到今天的高度。所以,20年前、30年前,根本不敢想象放疗能做到今天这样,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应运而生的一种先进手段。第三,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现在很时髦,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提的免疫治疗,放疗也和免疫治疗,还有激发免疫的效应,它在综合治疗当中也发挥着极大作用。像火箭军可以作为掩护陆军,它也可以直接打击目标,它也可以协同别的部队,去做更完整的整个战区,取得更大胜利。它也可以和化疗协同,可以靶向协同和免疫提升,这些综合治疗当中它有巨大作用。所以,它在早中晚期治疗中应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现在的差距,美国现在的科技比较发达,它对放疗的认知程度比较高,癌症70%左右在接受放疗、精准放疗,而目前中国的癌症病人不到20%,第一数据实际上要去思考。第二个问题,每台机器治疗病人的人数,按照国际标准是30到50个病人,实际上一个飞机一天只能工作八小时,飞行员只能飞行六小时,天天在天上飞那就是疲劳驾驶,就会出人命。但每台机器大多数的医院人满为患,甚至24小时翻台转,机器本身的质控保障受到严重影响。第二,病人过多,每个病人的治疗过程的质控、靶区勾画、剂量计算这样一些过程,包括半夜三更病人来治疗,医生跟随过程都受影响。第三个问题就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放疗装备的配置有要求,所以经常说和国际接轨,这些数据资料都必须要接轨,每百万人口需要的大型放疗装备应该在三台左右,中国目前在1台左右,美国12台、日本七八台。那就在这三个数字上,放疗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更何况大量病人还不知道放疗有这么大的优势。所以,新时代要放疗伟大起来,要这几个数字发生改变,大量的病人知道放疗的优势,大多数肿瘤、癌症病人应该要接受这种有效的手段。第三配置装备按照国际标准去提高放疗的可及性,十九大谈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要解决极大的矛盾,要满足广大肿瘤病人对放疗的需求和整个地区可及放疗的这种水平的平衡要达到。全国各地都往一个医院跑也不行,所以任务还是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努力。
语音时长 06:39

2019-04-18

66837次收听

03:40
得病后是不是越早用放疗越好
放射治疗是能量聚焦,是一种核辐射的放射线聚焦的过程,治疗的能量聚焦到病灶部位的时候会摧毁体内的癌细胞。放疗是无创治疗,不出血,针对性强,局部治疗效果好,摧毁力度强,患者的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影响,对老年病人和身体体弱且有内科疾病的病人而言优势更大。得病后越早用放疗越好,只要诊断癌症越早越好,发现越早放疗摧毁用的能量,治疗的范围就越小,能量就越低,且对周围的影响很小。但是放疗有一定的放射线,有致癌性,但致癌性很低,仍然有风险。如果患者年龄偏小,就要避免这种风险。
人乳头肿瘤病基因分型
人乳头肿瘤是一种通过性传播的疾病,这种疾病在女性感染较多。它的具体分型有很多种,每一种分型的症状也不同,所以在治疗时选择的方式也不同。这种疾病在生活中的影响很大,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
左肋膈角变钝是癌吗
左肋膈角变钝是癌吗?肋隔角变钝是指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是指任何理原因使其产生增多或吸收减少,胸腔内的液体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改变。胸腔积液分渗出液和漏出液两种。临床出现发热、胸痛和呼吸困难症状。胸膜的脏层和壁层之间存有一个潜在性腔隙,称之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两层胸膜间的宽度约为10~20μm,内含浆液,约为每公斤体重0.1~0.2ml,通常无色、透明,起润滑胸膜作用,它的渗出和再吸收处于平衡状态。任何因素造成其渗出增加和(或)再吸收减少,即出现胸膜腔内液体积聚,形成胸腔积液。
间皮癌能治好吗
恶性间皮癌是一种源于胸膜间皮细胞、以局部侵袭为主、恶性度极高的罕见疾病。那么,间皮癌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