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该怎么治疗
结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药物、静脉输液、灌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结肠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异常、缺血、放射线损伤、遗传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结肠炎患者应选择低渣、低脂、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急性期可进食米汤、藕粉等流质,缓解期逐渐过渡到软食。每日少量多餐,减少肠道负担。牛奶等乳制品可能加重腹泻,需根据个体耐受性调整。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烧烤。
2、口服药物
美沙拉秦肠溶片适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能抑制肠道炎症反应。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改善腹泻症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匹维溴铵片缓解肠痉挛腹痛。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所有药物均需按疗程规范使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3、静脉输液
重度腹泻导致脱水时需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治疗适用于长期慢性腹泻患者,通过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等维持营养。严重感染时需静脉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适用于急性重症发作。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糖、电解质等指标。
4、灌肠治疗
病变局限在直肠乙状结肠时可采用美沙拉秦灌肠液局部给药。氢化可的松灌肠液适用于远端结肠炎急性期治疗。灌肠前需排空肠道,药液保留时间应超过1小时。严重肛周病变或近期肠道手术者禁用。灌肠治疗可联合口服药物提高疗效。操作需由医护人员指导进行。
5、手术治疗
并发肠穿孔、大出血或癌变需急诊手术。顽固性全结肠炎可考虑全结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手术前后需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可能发生储袋炎、排便频繁等并发症。需定期复查肠镜评估病情。手术决策需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
结肠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腹部保暖,夏季避免空调直吹。记录每日排便情况,观察有无血便、发热等加重征象。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定期复查结肠镜,监测病情变化。出现体重持续下降、夜间腹痛等症状及时就诊。保持乐观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