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直肠给药的危害

2641次浏览

小儿直肠给药可能引起局部刺激、药物吸收异常等危害。直肠给药方式主要有栓剂给药、灌肠给药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局部刺激

直肠黏膜较为娇嫩,药物直接接触可能引发红肿、灼热感等刺激反应。部分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栓剂中的辅料可能加重黏膜损伤。长期反复给药可能导致直肠炎性改变,表现为排便疼痛或里急后重感。家长需观察患儿给药后是否出现哭闹不安、拒按肛门等异常表现。

2、吸收不稳定

直肠静脉丛吸收受肠内容物、给药深度等因素影响,血药浓度波动较大。例如地西泮栓剂在腹泻患儿中吸收率可能下降50%,而便秘时又可能因滞留导致过量吸收。这种差异性在婴幼儿中更为显著,可能影响抗惊厥、退热等关键治疗的效果评估。

3、菌群紊乱

抗生素类栓剂如甲硝唑栓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儿童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频繁直肠给药可能导致艰难梭菌等致病菌过度增殖,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表现为绿色水样便伴恶臭,严重时出现伪膜性肠炎。

4、过敏风险

栓剂基质中的可可脂、聚乙二醇等成分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出现肛周皮疹、血管性水肿等速发型超敏反应。既往有过敏史的患儿使用吲哚美辛栓等药物时风险更高。

5、操作损伤

家长自行给药时若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直肠黏膜机械性损伤。婴幼儿肛门括约肌紧张度较高,强行插入栓剂可能导致黏膜撕裂出血。灌肠操作中导管插入过深可能穿透肠壁,引发穿孔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小儿直肠给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掌握适应证,优先考虑口服等更安全的给药途径。给药前需清洁双手并润滑栓剂尖端,患儿取左侧卧位放松肛门。给药后保持卧位5分钟防止药物排出,观察2小时内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日常注意保持肛门清洁,腹泻患儿应暂停直肠给药。出现持续哭闹、血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重复给药。

相关推荐

远端胃是什么意思
远端胃是指胃的远侧部分,包括胃窦和幽门区域,主要参与胃内容物的排空过程。
究竟什么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头皮、面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的红斑、油腻性鳞屑和瘙痒。发病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皮脂分泌异常、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肝功能异常可以喂奶吗
肝功能异常能否喂奶需根据具体病因和严重程度决定。若为轻度肝功能异常且未使用哺乳期禁忌药物,通常可以喂奶;若存在病毒性肝炎活动期、严重肝损伤或使用肝毒性药物等情况,则不建议喂奶。
白癜风快好了是什么症状
白癜风是一种皮肤疾病,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会引发很多别的疾病,白癜风是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人们需要了解白癜风的症状,这样可以帮助预防白癜风的发生,也能帮助尽早的发现白癜风,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白癜风快好了是什么症状。
怎样有效预防鲜红斑痣
最近几年鲜红斑痣这个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出现是比较多的,有部分新生儿在出生的时候就会出现脸上有红斑现象,也有部分新生儿是在出生之后不久出现的,鲜红斑痣的影响是极大的,但是如果女性在怀孕的时期做好了预防的工作,就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个疾病的出现,怎样有效预防鲜红斑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