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麻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脚麻可能由周围神经病变、血液循环障碍、维生素缺乏、高血糖毒性、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感染治疗、物理康复等方式缓解。
1、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周围神经纤维受损,表现为对称性脚部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可能与糖代谢产物堆积、神经营养血管病变有关。需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营养神经药物,配合血糖监测。
2、血液循环障碍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使足部供血不足,出现间歇性麻木伴发凉感。与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黏稠度增高相关。可遵医嘱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贝前列素钠片改善微循环。
3、维生素缺乏
B族维生素缺乏会加重神经传导异常,常见于长期控糖饮食不当者。表现为脚麻伴肌肉无力。需补充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同时调整膳食结构。
4、高血糖毒性
血糖持续超标可直接损伤神经细胞膜,导致进行性麻木感。与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不佳相关。应优化降糖方案,如联合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达格列净片等药物。
5、局部感染
足部真菌或细菌感染可能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麻木灼热感。常见于足部皮肤破损患者。需进行创面处理,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麻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状况,选择透气棉袜及宽松鞋具,避免热水泡脚或使用电热毯,控制每日主食摄入在200-300克并均衡搭配优质蛋白与蔬菜,每周进行30分钟以上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游泳,定期监测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发现足部破溃或颜色改变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