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方法
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可通过补充钙质、适度运动、增加日照、均衡饮食、定期骨密度检测等方式实现。
1、补充钙质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毫克。可通过饮用牛奶、食用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补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钙片、乳酸钙颗粒等钙剂,避免与高纤维食物同服影响吸收。
2、适度运动
负重运动能刺激骨形成,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快走、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水中运动适合关节疼痛者,可减少骨骼负荷。避免久坐不动,每周至少保持3次运动频率,运动时注意防跌倒。
3、增加日照
皮肤在阳光照射下可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建议每天裸露面部和手臂晒太阳15-30分钟,避开正午强光时段。冬季或日照不足时,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但需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4、均衡饮食
除钙质外,还需摄入优质蛋白、镁、锌等营养素。多食用鱼类、坚果、全谷物,限制高盐、咖啡因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K2可帮助钙沉积于骨骼,纳豆、奶酪等发酵食品含量较高。
5、定期检测
65岁以上老年人建议每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存在骨折史、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需提前筛查。检测结果异常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预防骨质疏松需建立长期健康习惯,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居家环境做好防滑措施。烹饪时多用蒸煮方式保留食材营养,避免过度节食。若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服用大剂量钙剂或维生素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