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怎么分类
慢性支气管炎可分为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阻塞型慢性支气管炎三类,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区分。
1、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且连续2年。病理改变以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纤毛倒伏脱落为主,无显著气道阻塞。治疗以控制感染为主,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复方甘草合剂等药物。
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除咳嗽咳痰外伴有喘息症状,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多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病理特征包括支气管平滑肌增生、黏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需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并避免接触过敏原。
3、阻塞型慢性支气管炎
存在持续性气流受限,肺功能检查显示FEV1/FVC比值降低,常进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改变以小气道纤维化、杯状细胞增生为特征。需长期使用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如噻托溴铵粉吸入剂,配合肺康复训练延缓病情进展。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严格戒烟,避免接触粉尘及冷空气刺激;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可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日常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如胡萝卜、西蓝花等;急性加重期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