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包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穿刺引流、鼓室成形术等方式治疗。化脓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外伤等因素引起。
1、局部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保持耳道干燥。避免使用棉签深入掏耳,防止损伤鼓膜。每日清洗1-2次,配合医生开具的滴耳液使用。若伴有外耳道湿疹,可涂抹氧化锌软膏。
2、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局部杀菌消炎。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侧头滴入患耳后保持体位5分钟。用药期间避免耳道进水,疗程通常为7-10天。对喹诺酮类过敏者禁用氧氟沙星。
3、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缓释片等适用于中重度感染。需完成全程用药防止耐药,用药期间禁酒。儿童需按体重调整剂量,孕妇慎用头孢类。若72小时无改善需复查调整方案。
4、鼓膜穿刺引流
对鼓室积脓严重者,在局麻下用穿刺针抽出脓液缓解疼痛。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2周,避免用力擤鼻。穿刺后继续使用抗生素防止复发,多数患者1次穿刺即可治愈。
5、鼓室成形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者需手术修复。全麻下清除病灶后移植筋膜修补鼓膜,术后静脉用抗生素3-5天。术后2周内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
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急性期宜进食高蛋白流质饮食,如牛奶、鱼汤等增强免疫力。愈后3个月内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防止复发。儿童患者家长需定期检查耳道分泌物,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中耳炎复发概率。